李初年這番話就等于把他們四個人都給批評了。
為了讓他們都有個清醒地認識,李初年對紙箱廠兩個正副廠長道“你們兩個就沒有格局。現在紙箱廠和印刷廠合并了,可你們仍然只想著你們的紙箱廠,從心里還是將印刷廠給排除在外了。你們的這種思想意識,是非常危險的。將合并后的新企業交到你們兩個手中,縣委能放心嗎?你們兩個能把企業給做大做強嗎?起個名字,還必須要帶上紙箱兩個字。不然,你們就好像吃了多大虧似的。”
紙箱廠兩個正副廠長被李初年批的灰頭土臉,低頭不語,連大氣都不敢喘。李初年又對印刷廠兩個正副廠長道“你們兩個不但沒有格局,還不懂得感恩。紙箱廠的全體職工能答應和你們合并,這其中費了多大的勁,你們都看到了。可你們竟然在合并企業名字上還斤斤計較?這就有點兒不像話了。”
印刷廠兩個正副廠長頓時也被李初年給批的面紅耳赤,抬不起頭來。
李初年的臉色也變得很是難看起來。
因為他發現紙箱廠的這兩個正副廠長根本就挑不起這個大梁來。
印刷廠的這兩個正副廠長則更是不行。
火車跑的快不快,關鍵在于車頭帶。車頭就是企業的負責人。
在未談及到合并企業的新名字時,李初年對紙箱廠這兩個正副廠長是寄予厚望的。
但在給企業起名字的過程中,李初年發現他們兩個鼠目寸光,根本就沒有什么格局。
這就讓李初年感到很是失望,失望的同時也有些著急,臉色不禁變得很是難看起來。
李初年道“將紙箱廠和印刷廠合并,只是鑒于目前的實際情況做出的最為合理的安排。但合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如何將企業發展壯大,給職工們謀福利,這才是重中之重。你們四個人捫心自問,你們誰能擔負起這副重擔?”
四個人都不吱聲。
李初年又道“在那個車間召開座談會的時候,我曾經說過,企業不論是什么性質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企業能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什么叫給老百姓帶來好處?那就是讓每個職工都有活干,每個職工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因為每個職工還要養活一個家庭。收入不行,怎么能夠養活一個家庭呢?要想讓職工有較高的收人,企業必須做大做強。領導這個企業發展的人至關重要。我認為你們四個都不具備這樣的素質。”
李初年最后這句話說的非常難聽,也說的很是斬釘截鐵。
坐在李初年身邊的紀光廉,也不禁有些吃驚。
在他的印象中,李初年批評人的時候,說話向來都不會這么直接。
這句話從他紀光廉的口中說出來,沒什么驚奇的。但這句話從李初年的口中說出來,那就很是驚奇了。
李初年和紀光廉是多年的朋友,兩人相互了解。
吃驚過后,紀光廉隨即就體會到了李初年為何會說出這句話的心境了。
李初年這是對他們四個很是失望之后,說出來的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