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為相國,并被封以淮北地,號曰春申君。
赧王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武安君繼續攻打韓國,奪取了野王。
這導致上黨的交通被切斷,上黨守馮亭與民眾商議,認為上黨的道路己被切斷,秦軍不斷推進,韓國無法支援,因此決定將上黨歸附趙國。
馮亭派遣使者向趙國報告,表示韓國無法守住上黨,上黨的官吏和民眾愿意歸附趙國,不愿歸附秦國。
馮亭愿意將上黨的十七座城市獻給趙王。
趙王將此事告知平陽君趙豹,趙豹認為無故之利是禍害,建議趙王不要接受。
趙王認為民眾愿意歸附趙國是因為趙國的德政,不應視為無故之利。
趙豹進一步解釋,秦國蠶食韓國土地,切斷上黨與韓國的聯系,本以為可以輕易獲得上黨,韓國不歸附秦國,是想將禍患轉嫁給趙國。
如果趙國接受上黨,秦國必定攻打趙國,趙國將不得不與韓國聯合對抗秦國。
趙王將此事告知平原君趙勝,平原君建議接受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