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兒子,又迎回浣立為君,是為趙獻子。
獻子生了趙籍,是為趙烈侯。
魏斯是魏桓子的孫子,是為魏文侯。
韓康子生了韓武子,韓武子生了韓虔,是為韓景侯。
魏文侯任命卜子夏、田子方為國師,每次經過段干木的住所時都會行禮。
因此,西方賢士紛紛投奔他。
一次,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聲中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他命令駕車前往野外。
左右的人問:“今天飲酒正樂,天又下雨,您要去哪里呢?”
文侯說:“我與虞人約定今天打獵,雖然這里很快樂,但我怎能不遵守約定呢?”
于是親自前往取消了打獵。
韓國向魏國借兵攻打趙國,文侯說:“我和趙國是兄弟,不能答應。”
趙國也向魏國借兵攻打韓國,文侯同樣拒絕了。
兩國都因此生氣而離開。
后來,他們得知文侯的立場是為了和平,都來朝見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