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相當于,李向南幫著國家進口這臺ct掃描機,直接將進口的成本縮減了六倍左右!
這事兒值得干!
幾乎沒跟葉不平廢話,李向南當即就帶著資料去機修廠找到了劉志遠。
又是連續兩天的長期洽談,在劉志遠的辦公室里,李向南跟邢春來堯米樂不知道喝了多少杯茶,費了多少唾沫,終于把向冶金部申請組裝生產線的申請報告寫下來了!
是的,這事兒雖然極具開創性,但是一旦在全國率先展開這ct機的國產化進程,那給國家帶來的改變必然是翻天覆地的。
第一臺影像機可就躺在燕大的影像樓里,持續的產生作用呢!
立竿見影,效果拔群。
李向南擁有翔實的、具體的盈利數字去說服冶金部的一干領導同意這個方案。
而且,加上燕京大學的政策背書、吉春光機所的技術支持,李向南和宋家的資金橄欖枝,還有紅山口機修廠成熟的工人技術團隊和生產條件,最最重要的是,現在正值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中,國家大力倡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么多的因素在這里,冶金部同意這事兒,已然是時間問題。
等嚴松帶著人從東海看完膠片生產商回來,就被李向南帶著來找劉志遠了,一聽說這幾天李向南幾人吃睡都在老劉的辦公室搗鼓手里這份ct生產線的報告,那是激動的自動多灌了自己兩杯酒。
“孫教授,你趕緊看看,我感覺這報告太有說服力了!咱們只要遞交上去,基本上沒什么問題!”
辦公室里,沒那么多凳子,眾人便席地而坐,吃著宋怡買來的鹵煮,喝著酒,探討著明天送上去的這份報告,還要補充些什么。
“小李!”孫教授翻看了好半天,最后摘下眼鏡笑道:“不錯,數據翔實,論據充分,條理清晰,你要是我系里的學生,就光是這一份ct影像機的報告,你都能本科畢業了!回頭生物學結束了,有沒有興趣來我物理學系深造個研究生?”
一旁的王教授瞪了一眼他,急切道:“啥時候了說起這個!小李,你別聽他的,他水平一般,你跟我才是對的......”
“哎哎哎,說報告呢,說ct機呢,擱這搶什么研究生生源呢!”嚴松瞪了兩人一眼,無語道:“也不怕別人瞧見了笑話!”
“哈哈哈!”眾人紛紛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