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沒有隱瞞,將與周婉、戴佳之間的事情詳細的告訴了楊茹。
甚至,其中戴佳為了和她在一起,不惜放棄國外大學和與父母吵架。
聽完余年的話,楊茹愣住之余陷入沉默。
楊茹是半個文化人,很多事情看得開,也能理解余年沒有繼續追求周婉而是選擇戴佳的原因,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尤其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她理解余年的同時也擔心周婉的未來和面對周福的理虧。
不管怎么說,終究是余年先招惹的周婉,雖然周婉在余年多次追求中拒絕余年,但深知這個時代女性保守的她也明白有可能是周婉留給自己的緩沖。
可問題是,她的兒子余年在周婉的緩沖期選擇了戴佳。
戴佳的優秀和體貼確實不是大多數男孩能夠頂得住,尤其戴佳的家況,也是無數普通男孩一輩子都高攀不起。
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楊茹深知接受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的道理。
“周婉的事情你打算怎么解決?”
楊茹盯著余年說道:“你總該有所補償吧?一個女孩子的清白因為醉酒被你毀掉,你能想象她遭受到多少冷嘲熱諷嗎?還有……”
嘆了口氣,楊茹繼續說道:“現在左鄰右舍的人都認為你和周婉已經在一起,若你和周婉分開的消息傳出去,以后你讓周婉怎么嫁人?”
“我知道。”
余年說道:“這件事情我考慮過,這也是為什么直到現在我和周婉沒有在一起的事情在老家從未外傳。”
“你知道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