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像徐常公這樣的人,就沒有白見的人,原來是在這里等他。
余年知道這對他來說就是次拉近和徐常公距離的機會,立馬說道:“沒問題,徐叔叔您怎么說,我就怎么做。”
徐常公拍拍余年的肩膀,將整件事情一口氣告訴了余年。
從徐常公口中,余年得知徐常公有個將近八十歲的老父親。
老爺子叫做徐康盛,年輕的時候上過戰場,打過鬼子,是位戰功卓著的人物。
不過老爺子最喜歡的小孫子徐磊,前幾年過世,加上老爺子身體有病,家里都一直瞞著老爺子,告訴老爺子小孫子徐磊去了國外留學。
現在老爺子的身體越來越差勁,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見到出國留學的小孫子。
說白了,就是讓余年扮演徐磊,哄老爺子開心。
得知事情是這種事情,本就沒打算拒絕的余年一口答應下來。
不過老爺子現在在療養院,從療養院回來還需要三四天時間,大家商量后,決定三天后余年正式搬進徐家,小住一周時間,算是圓了老爺子的心愿。
聊完天,余年從徐家離開的時候,徐常公拍著余年的肩膀,說道:“這次的事情我欠你一個人情。”
人情?
聽到這話,余年心中有了數。
回到酒店,余年第一時間告訴柏婷,他要延期返回省城。
將事情告訴柏婷后,柏婷沉默了會兒,面無表情的給出一句話,“這是一次機會,一定要把握好。”
余年點點頭,出了房間,將電話打給銀行行長吳桂華。
當吳桂華聽到余年在燕京有地要貸款的時候,激動的告訴余年,會連夜買票出發來燕京。
掛斷電話前,余年告訴吳桂華這次的金額比較大,希望有個心理準備。
聽到余年話的吳桂華表示,不怕你多貸款,就怕你沒抵押。
只要有抵押,貸款隨便批!
其實余年也知道,現在貸款放的開,完全是因為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政策帶來的紅利。
放在兩年前,余年別說是想貸款,恐怕想賺錢都難。
也就是這兩年,市場經濟活躍起來,帶來了無數機遇。
第二天,余年剛在房間里和柏婷吃完早餐,房門就被敲響。
余年拉開門一看,站在門口的正是吳桂華。
除了吳桂華外,讓余年一個意想不到的人也出現在門口,那就是葉麗。
“余年,我們又見面了——”
吳桂華笑道:“昨晚得知你需要資金,我立即連夜飛過來,需要幫手,我順帶將葉麗帶過來。”
“余老板——”
葉麗微微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進屋后,葉麗的目光被坐在辦公桌后動作優雅翻閱著手中文件柏婷吸引。
可柏婷頭也不抬,誰都沒多看一眼。
“吳阿姨,你們一定沒有吃飯吧?”
余年笑道:“我先給你們叫份早餐上來。”
說完,拿起桌上的電話將打到前臺。
不到一會兒,兩份早餐被送上來。
奔波了大半夜的吳桂華和葉麗兩人早已經饑腸轆轆。
不過兩人的心思都在這次的貸款上。
剛吃飯早餐,吳桂華就來到沙發旁主動向余年提起貸款的事情,“你真在燕京有地?”
即便是昨晚在電話里余年已經告知,但是吳桂華心中依舊充滿懷疑。
天地良心,余年這才多大點年紀,就能在寸土寸金的燕京有塊地?這太逆天了!
不僅是吳桂華,就連葉麗聽到余年有地,都不由抬起頭看向余年。
面對吳桂華的質疑,余年先是給吳桂華倒了杯水,接著拿出一對土地批文放在吳桂華面前,說道:“審閱這種合同你是專業的,你一眼就知道真假。”
說到這兒,余年笑道:“看完合同我們去實地現場看看地。”
吳桂華接過土地批文,立馬認真仔細的瀏覽起來。
看到最后,吳桂華心中倒吸了口涼氣。
六千平方土地,居然還是在三環位置,這就不得不讓吳桂華刮目相看。中信小說
從包里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城市地圖,吳桂華對著土地信息再三確認位置。
在確認無誤后,吳桂華說道:“咱們先去看看土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