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魯王事件發生的第二日,郡守府不遠處的暗巷里,就發現了原本為管清怡抬轎的四名轎夫的尸體。
經過仵作勘驗,這些轎夫早已死了一日有余,因是在去郡守府之前,抬管清怡入府的轎夫就被調包了。
又經過一番細致的調查,管福慶父女終于擺脫了與刺客勾結刺殺魯王的嫌疑。
于昨日,管福慶父女也和魯王帳下那批文武大臣一起,接受盤查后,給放出了郡守府。
林知皇聽到此消息,基本確定了魯王是打算也重用這管郡丞,來更好的控制這離仙郡了。
不然就以魯王嗜殺的性格,只要有嫌疑參與刺殺他的人,早便一殺了之,哪會費盡心機去查探此人對自己是否忠心?是否真參與了刺殺他之事?想到此,林知皇筆尖微觸,寫下了‘制衡’二字。
看來魯王的疑心還真是不小,光是這離仙郡,就扶持出了四股勢力相互制衡。毣趣閱
利用她林知皇這稚子,占此處最大的‘名‘,楊熙筒隱在背后,名不正不順的占‘權‘,管福慶又是擺在明面上,次一點的施行者,江越河則是在此地真正掌‘兵’之人。
他們四人將相互鉗制,以達到制衡目的,魯王如此安排,為的就是以后他離開了離仙郡,四人中無一人可為大。
如此,魯王也就可隱于背后為大,成為真正掌控離仙郡的‘主人‘’,一直把持離仙郡,安坐高堂。
想到此,林知皇嘴角牽出一絲諷笑,魯王算盤打的不錯,但終究算漏了她林知皇非真正的稚童,終究是棋差一著。
郡守府如今空了大半,但仍舊被魯王的兵馬日夜不間歇地重兵圍困著,每隔三個時辰,就會戒嚴,全府大搜查一次。
戚將軍堅信刺客還在躲藏在郡守府里,誓要將梁峰原此隱患找出來趁機誅殺,以絕后患。
梁峰原確實應該還躲在郡守府里,他究竟躲藏在哪?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