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和宋國公求見,皇上說不見就不見,可太后來,皇上就不能不見了。
甚至都不用公公稟告,太后直接就進來了,皇上還得起身行禮以示孝道,“太后怎么來御書房了?”
太后久居高位,一雙眼睛犀利,已然能做到不怒自威,這會兒滿面怒容,臉更是冷的可怕,直接朝皇上發難,“哀家知道皇上信任靖南王,更信任信老王爺,但假傳圣旨是何等的大罪,皇上竟然這么輕易就饒了靖南王世子世子妃,置皇權威嚴于何地?!”
“御史彈劾,百官請皇上嚴懲,皇上都不為所動,哀家知道這江山是皇上的,后宮不得干政,但這江山是列祖列宗拋頭顱灑熱血才打下來的,哀家要視若無睹,他日下了九泉,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如何面對先皇?!”
太后打著為列祖列宗和先皇守江山的幌子出來干政,皇上臉也冷了下來。
他看著太后道,“忠勇侯談崩鹽判不僅無過,還立了功,靖南王世子世子妃是擔心忠勇侯府家眷入獄,不甘折辱鬧出人命來,才假傳朕的口諭收回查抄的圣旨,并非是出于私心,朕才網開一面。”
太后冷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哀家不管他靖南王世子出于什么目的假傳的圣旨,他既然做下這等大不敬之事,就該嚴懲,以儆效尤!”
寧王和宋國公跟著太后一起進了御書房,寧王看著皇上道,“我們寧朝和北疆談崩鹽判,各地都在搶鹽,大打出手,甚有犯下人命案,靖南王世子一面之詞,不足為信。”
“當務之急是嚴懲忠勇侯,再派人去安撫北疆,挽回忠勇侯犯下的過錯,以平各地鹽亂?!?
皇上眉頭隴緊,沒有說話。
太后冷道,“鹽判一事已經鬧得民怨四起,皇上再不做決定,還不知道會出什么亂子,皇上切莫因小失大!”
鹽幾乎是百姓們的底線了。
要朝廷讓他們連鹽都吃不起,他們必會揭竿而起,一兩個流民不足為據,可成千上萬呢?
事關江山社稷,太后容不得皇上優柔寡斷。
太后一定要嚴懲謝柏庭和蘇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