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幾乎是被北疆趕出的北疆軍營。
寧朝和北疆最先商談買鹽,南疆、東雍還有東厥等都在觀望,見忠勇侯的態度逆轉,都覺得奇怪,然后旁敲側擊忠勇侯。
忠勇侯肯定不會和他們說實話,半真半假道,“我寧朝運氣好,發現了幾大塊雪鹽田,足夠供應寧朝所有人吃,甚至還有的賣。”
那些人一聽,心思就活絡了,雪鹽都一樣,和誰買不是買,他們也受夠了北疆的鳥氣,當即紛紛表示要向寧朝買鹽,就是不知道忠勇侯能不能做這個主。
忠勇侯覺得自己有這個權力,他是鹽判使,能買鹽,自然也能賣了,何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以便宜行事,畢竟錯過今年就只能等明年了,為國庫掙錢,身為臣子,責無旁貸啊。
忠勇侯以比北疆低一成的價格把鹽賣給他們,而且保證質量比北疆的還要好。
忠勇侯搶北疆生意的事,沒瞞住傳到了北疆鹽判使耳中,北疆怒了,警告那些要和寧朝買鹽的人想清楚,寧朝只賣一年雪鹽給他們,往后還得求著他們北疆,那時候的價格就不止是長一成了,而是翻倍!
這個威脅狠管用,為了占一年便宜得罪北疆,最后付出更多的代價,實在不劃算,做人不能眼皮子太淺,只顧眼前。
忠勇侯氣定神閑道,“我也不喜北疆一年變一次價,這樣吧,一簽三年,價格我寧朝再讓一成。”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了,把南疆東厥等缺鹽的都砸暈乎了。
高興之余,又有些不信,怕忠勇侯是信口雌黃耍他們,忠勇侯笑道,“一旦簽了契約,就沒有反悔余地了,我寧朝要供應不了你們要的雪鹽,十倍賠償,你們有什么可擔心的?”
“何況我只收一成定金,余下的一手交鹽一手交錢,我忠勇侯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匡你們,引發戰火,成為朝廷罪人。”
這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