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收集的農田和農作物,被自動分配到了果園一帶,一塊塊農田平整的鋪開。
不知道是空間變大了,還是植物多了,連空氣都比過去清新了許多。
人站在這里,有一種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心曠神怡!
空間又一次升級。
周辰想,這次升級總不至于只是擴大面積這一點好處吧?
如果是這樣,“升級”本身就是雞肋。
他想的不是空間面積擴大,而是收集能力方面的增強。
就像第一次空間升級,他從單伯件物品的收集,變成在關聯的一片物體的收集。
比如:成堆的箱子、根系相連的一片農作物、同一條船上的物資等。
時隔五年的升級,好歹讓他一伸手就可以搬空視線范圍內的一切事物啊!
又或者,完成一種重量方面的提升。
從鷹醬海底基地回來,他就對那座海底基地一直念念不忘。
現在回去,那種海底基地很多設施已經失靈,很多東西已經報廢,但整體不會出現太多的變化。
將山體和山體連接海底基地,連根拔起。
運用空間其它帶回,收拾收拾,能容納多少難民居住?!
只是擴大空間面積,除了裝更多的物資,還有什么用?
他一個人不需要太多的物資。
而華夏的十幾座基地的需求,僅僅是空間里的這些物資,又達不到最好的理想。
最好的情況就是,給予他拔山搬海的異能力!
趁著他的肺還在運轉,趁著他還有一條命在,將海上遇到了荒島陸地,一座座的搬回華夏,讓華夏有更多的陸地可供人居民,有更多的土地供同胞耕種。
不管是居住鳥籠屋的普通居民,還是無瓦片遮身的難民,都能擁有一處寬敞的安居之所。
房屋可以差一點,只要足夠寬敞,木屋或土坯房都行。
每戶人家的屋前屋后,都有一片土地,種植糧食,保障生存。
還能種種果樹和花草,閑時賞花,摘果子去換糧食。
周辰越來越不愛往京都、寧城、魔都等同胞基地跑,就是因為總覺得太過擁擠。
不是人多而擁擠,是幸存者的活動區域太過集中導致的擁擠。
被海洋覆蓋的地球,每座幸存下來的陸地,寸土寸金。
想要生存,就在開展農業。
想要開展農業,就要盡可能的縮小人類居住范圍。
過去基地外面還有野外荒山,這些年逐漸被開墾成了農田。
雖然沒有那么多的糧食種子可播種,也杜絕幸存者在上面建蓋草屋。
哪怕是居無定居的難民,也不準在農田里搭草棚。
這里涉及到一個人性問題。
如果一開始就同意難民擇地而居,建房蓋屋,他們就會認為這塊土地是他們的了!
等基地搜集到了更多的糧食種子,想在這些土地上進行播種,這時候麻煩事就來了!
末世之下,人和土地資源統一歸官方管理。
越是生存環境最艱難的情況下,土地管理越是嚴苛。
包括紅川在內,像白大爺、老喬、老李等最大功臣,都沒有出現擁有一塊私人農田的前例!
只要統一管理,才能盡可能公平公正的保障幸存者的口糧分配。
所以,周辰最想要的就是拔山搬海的能力。
他的身影閃現在剛才消失的地方,周圍全是敵人。
他試探性的手掌觸地,眼前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一幕……
網站公告: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網站轉碼內容不完整,退出轉碼頁面。或者下載無廣告閱讀免費小說
網站轉碼內容不完整,退出轉碼頁面或者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