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以寬矯之”,同時決定出兵進攻后金。1621年3月,明軍還未出動,清軍圍攻遼陽。遼陽守軍不足一萬,后金鐵騎西面撲攻。明軍將士雖奮勇迎擊,但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敗,遼陽失守,袁應泰自殺。
遼陽陷落,舉朝震驚。明熹宗再次任命熊廷弼為兵部尚書,遼東經略,鎮守山海關。命王化貞為巡撫,駐守廣寧(今遼寧北鎮)。不曾帶兵的王化貞上任不久,即和熊廷弼產生了分歧。王主戰,熊主守。王化貞主張沿著遼河一帶分兵駐守,熊廷弼認為河太窄,難以久守。王化貞握有實權,擁兵十萬,熊廷弼僅有少量兵馬,無法左右局面。王化貞上疏朝廷,稱只要六萬兵士,便可一舉蕩平滿洲。兵部尚書張鶴鳴采納了王化貞的策略,命令王化貞專力圖遼。
1622年,還未等王化貞出兵,后金軍再次發難,攻打西平堡。守將羅一貫向王化貞告急,由于明軍按王化貞的方略布防,戰線拉的很長,兵力分散,難以短時間內集結。王化貞派孫得功、祖大壽、祁秉忠去援救,平陽橋一戰,孫得功未戰先逃,明軍潰敗,西平堡失守,羅一貫戰死。孫得功暗中投敵,為捉住王化貞請賞,孫得功在廣寧城中造謠敵人己入城,軍民宜早剃頭歸順。城中民眾一時慌亂,爭相奪門而逃。王化貞也驚慌失措,倉皇逃走。清軍攻下廣寧及遼河以西西十余城。
王化貞逃至大凌河,遇前來支援的熊廷弼。熊廷弼問他:六萬眾,一舉蕩平了嗎?說完將帶來的五千人馬交給王化貞,自己率少數軍兵殿后,護送十萬難民入關。
朝廷聞知遼東慘敗,一班大臣不辨是非,將二人并論死罪,羈押刑部大牢。刑部尚書王紀上疏,說熊廷弼守遼陽有功,結果被魏忠賢的同黨沈漼彈劾。熊廷弼在獄中托內閣中書汪文為他活動內廷,設法出獄。汪文輾轉托人,最后把門路走到魏忠賢那里,魏忠賢要熊廷弼孝敬4萬兩銀子,熊廷弼拿不出這些錢。魏忠賢很生氣,決心將其處死,同時將汪文逮捕入獄。
魏黨、大理寺丞徐大化揣摩到魏忠賢的心思,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