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為花魁女支子一擲千金、聚眾斗富的情況比比皆是。
其中齊燁攜女支,不過小事。
只是他和周志濤的爭斗鬧出來了些許風頭,叫忠勇伯和英國公為了兩家顏面,各自教訓了頓。
因此這事便僵持下來。
很快,我也無暇顧及此事。
今日早朝,終于有人提及皇上大壽一事。
史正思身為戶部尚書,試探性地提議是否要一切從簡。
畢竟幽州還在打仗,損耗不少。
未料皇帝表示,他要大辦一場。
舉辦千叟宴,大肆邀請陳國境內的百歲老人上京為他賀歲。
聞,不少大臣面帶驚愕之色。
“皇上,如此大費周章......”
“怎么,難道不值得?”
皇帝含笑反問,眾人膽顫,自不敢應。
可鄭太傅語氣微沉,主動站出:
“回皇上,老臣私以為,此事不妥。”
“單說要派各地小吏通知百歲老人上京賀歲,便極其耗時耗力。”
“再說這些百歲老人年事已高,離京近些倒好,若是遠些,需要耗時兩三月不止,長途跋涉,身體如何吃得消?若是途中不幸染病,這不就......弄巧成拙?”
聞,不少大臣點頭應是。
“這群老者千辛萬苦來到京城,住宿吃食,又是不小的支出。”
畢竟是打著為皇帝祈福的名義而來,若是怠慢了,怕吃不了兜著走。
也難免,有人趁機從里頭揩些油水。
“更何況前線戰況焦灼,國庫不豐,不宜如此行事。還請皇上三思。”
不少大臣紛紛附和:
“還請皇上三思!”
皇帝搖頭嘆息:“這也不讓,那也不讓,鄭太傅,究竟你是皇帝,還是朕是皇帝?”
此話一出,鄭太傅錯愕抬頭,未料皇帝居然說出這種話。
眼神一顫,心頭復雜涌動:
“臣有錯,還請皇上息怒。”
皇帝不理會他,而是看向眾人,一字一頓:
“小小一個黨項,難道就要逼得朕對其退讓?”
“朕要大辦,叫天下都瞧瞧,黨項不過是個彈丸小地,朕何懼之?”
皇帝威勢盡顯。
聞,眾人一片默然。
私下面面相覷,皆不敢再對皇上說什么。
只是我眉頭一緊,到底是抵不過心中所想,上前一步:
“回皇上,微臣有事秉奏。”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