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盡量輕的摸到了魚身,另一只手判斷出魚頭的位置,然后用力一壓,
一邊壓一邊調整著手指的方向,摳住魚腮的位置,然后就可以將魚提起來。
“爹,看我抓到了啥?”
趙世平剛感覺又碰到了魚,聽到趙軒的話,他下意識的望了一眼,隨即大喜,“花狗斑,怕有三斤沉了。”
所謂的花狗斑,是本地的俗稱,學名叫玳瑁石斑魚,
因其體表的斑紋呈六角形,形似古錢幣,所以又叫金錢斑,算是石斑魚較為名貴的一種,當然和紅斑沒得比,倒是和東星斑的價格差不離,
“桶太小,先別放里,到上邊找個淺溝先養著,千萬別死了。”
趙世平怕他不靠譜,讓他將魚放桶里,自己則拎著上了坑,打算找個水溝養著。
等趙世平回來,就見趙軒又抓住一尾石斑魚,這尾稍小些,一斤半的樣子。
“轟天,這個坑這么藏貨,這抽得千值萬值了啊。”趙世平瞪大雙眼,又是喜又是驚的。
近海資源的匱乏,讓討海越來越難,以前出海,不管是放延繩釣還是拖網,總不會虧本,但現在嘛,近海虧本太常見了,
一天花費個三百塊的油錢,能捕到五六百的海貨就不錯了,偶爾運氣好才能收獲多些,或者撿到個值錢貨,提升收入。
沒想到,今天兩人出來,啥成本沒有,就有這樣的收獲,幾百塊肯定是賣了。
趙軒將石斑放桶里,根據系統的判斷,坑里沒啥海貨了,“爹,咱回家吧,趁著魚活著咱賣了。”
“我再看看,說不定還有。”
趙軒沒有再勸,他知道不讓老爹親自再摸一遍的話,老爹是不會走的。
又摸了一遍,耗了十多分鐘,趙世平這才失望的嘆了口氣,“還真沒了。”
不過隨即想到今天的收獲,已經相當滿足了,笑呵呵的又道,“走,快點回家。”
將放在水溝里的魚撈上來,趙軒背著竹簍子扛著鋤頭,趙世平主動提著桶,兩人快速的往家趕。
“世平討海去了,有啥好東西沒?”路上,碰到了同村打海蠣的幾個婦女,其中一個胖胖的問道。
“沒,也只打了點海蠣子。”趙世平隨嘴應付了一句。
“小軒回來了啊,這是放假了,現在在做什么工作啊,一個月可有5000塊,你們年輕人千萬別好高騖遠,一定要腳踏…”
總有一些人,認為跟你很熟,然后就會以長輩的口吻來指導你,
對于這樣的人,趙軒選擇的方式就是無視,騰出一只手掏了掏耳朵。
見他不搭理,對方也沒有再說什么,另一人看到趙世平拎著的桶,“這桶里裝的是什么?”
說著就要伸手去撈,趙世平之前擼了點草放在桶面上,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拎著的時候水不會亂灑,
其二也算是給魚遮點陰,畢竟這天氣是真熱。
“別動,里面有鰻魚。”趙軒的話,讓那個婦人手上一頓,訕笑著道:“那還不錯,還能抓到鰻魚呢。”
趙世平人老實,但也實在不想搭理這幾個婦人,不自覺的就加快了腳步,
等到兩人拉開一段距離,幾個婦人的話就有些肆無忌憚了。
“趙家那小子一看就是個沒本事的。”
“這不年不節的回來干啥,估計是不好好上班被辭了。”
“世平兩口子有得操勞了,想著孩子畢業就能松快些,結果是個不成器的,嘖嘖。”
其實她們的議論,少部分趙軒也聽到了,他和老爹對視一眼,相繼一笑,跟這幫人掰扯,純粹是浪費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