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廠長,你覺得怎么樣?”吳孟達詢問道。
對這個創(chuàng)意,張廠長沒話說了,他承認確實很精妙,不過:“倉庫里除了圓珠筆,還有一大批別的產(chǎn)品,什么鉛筆、本子、橡皮、直尺......你要投產(chǎn)新產(chǎn)品,積壓的庫存必須盡快銷售出去,否則今年年底,工人的工資就發(fā)不出來了!”
溫寧算是看出來了,這張廠長就是來阻止吳廠長跟她合作的,她解決一個問題,他就提出一個問題。
溫寧的好勝心被他完全給激發(fā)出來了,她今天還非得把這合作談成!
吳廠長皺眉撓頭,還在發(fā)愁怎么解決庫存商品,溫寧出聲道:
“吳廠長,我有一個辦法,可以把這些庫存商品組合銷售,比如把尺子、本子、鉛筆、橡皮等做成一個文具禮包,打包銷售,專門針對開學的學生。當然禮包的價格肯定比單買要便宜一些,這樣對顧客才有吸引力。”
打包銷售?
吳廠長眼睛一亮,這想法不錯:“哎呀小溫同志,你真是銷售奇才啊!我之前怎么就沒想到呢。”
溫寧謙虛一笑,“要是不想降低價格,其實還有一種銷售方式,文具盲盒。一個盲盒就是一個文具套裝,用你們的庫存商品自由組合,顧客購買前看不見里面具體的產(chǎn)品,付錢購買之后才能拆開。這就跟抽獎一個道理,利用那種未知和不確定性,刺激大家購買。”
其實盲盒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治末期的日本,當時商家為了銷售賣不出去的尾貨,設計出了“福袋”,跟花錢抽獎一樣,買個福袋,可能會抽到價值較高的物品,也可能抽到推銷不出的積壓商品。
但這些銷售方式,在七十年代的華國簡直聞所未聞。
吳孟達被溫寧說得一愣一愣的,驚訝得下巴都快合不攏了,這世界上居然有這樣的銷售方式?!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