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走出一段,忽聽一聲叫聲:
“啊”
林覺被嚇了一跳,本能握緊柴刀。
卻見一頭云豹自林中跳出,來到他的面前。
“!”
林覺一陣警惕,卻又疑惑。
這只云豹有些眼熟。
同時低頭看看手中這小東西。
看著不太像是一個物種。
正想著時,卻從云豹身后走出兩人。
一個正是道觀中的大師兄,另一個則是道觀的四師兄,擅長聚獸調禽之法的那位。
“小師弟,上山砍個柴怎么爬這么高?又為何這么晚還沒下山呢?”
“兩位師兄。”
林覺這才收起柴刀,松了口氣。
“因為這個季節枯枝不多,山下的柴被砍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只好往山上走。又因為看見峰頂風景好,貪圖風景,于是才爬上來坐坐。”林覺說到這里頓了一下,提起手中幼崽,“不過在山上卻剛好見到一只丟了爹娘的小崽子,不知怎么搞的,我離得很遠等了半天,也沒見它爹娘來,只好想著把它帶回道觀里,否則在山頂上,它就算不被別的野獸吃掉,怕也要被風吹死。”
“小崽子?”
四師兄看向他手里,只一眼就給出了結論:“是只狐貍崽子。”
“狐貍崽子?”
“這座山上沒有狐貍,只有深處才有。不知道怎么會跑到這里來的。”修習聚獸調禽之法的四師兄對這些顯然極其了解,也極有善心,“遇上就是有緣,把它帶回道觀就是了,我晚上請山中的朋友們去到處問問,看誰家丟了崽子的,如果有,明天早晨給它送過去就是了。”
“那就太好了。”
林覺倒是并不覺得意外——
既然修習木遁之法需與草木相和,那么修習聚獸調禽之法需對飛禽走獸保持善心便也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了,何況一直以來都有野獸有靈、能嗅到人的善意與惡念之類的傳說,說起來還比草木更讓人值得相信一些。
“走吧,下山。”
“好。”
林覺不由提起小狐貍崽子,仔細查看兩眼,原來狐貍小時候長這樣。
隨即跟著他們往山下走去。
“我們還以為你在山上迷路了、或者被精怪蠱惑了呢。”
“迷路還不至于,倒是我一直在擔憂,這小狐貍崽子是不是山中精怪用來愚弄我的把戲。”
“若這山上有精怪以這種辦法騙人,我們一定想辦法把它收拾了!”
“你們不會也是假的吧?”
“哈哈……”
小東西老老實實待在林覺手中。
云豹翹著尾巴,隨著他們同行,這幅畫面讓山下人看了,怕也覺得是高人奇士了。
只是走著走著,四師兄的云豹像是發現什么,停下腳步,扭頭看向遠方。
“啊”
一聲叫喊。
四師兄便也停下,隨它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