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山林的規矩
樹葉正黃,山河已秋。
三道人影站在道觀門口,都穿著道袍,前面一人看著三十來歲,后面兩人則都是十幾歲的小道士,再后面站著一匹驢子,驢子背上馱著竹筐。
地上還有一只遠眺的狐貍。
二師兄拿著幾個小瓷瓶,著重交到林覺和小師妹手中。
“記住,青色的瓶子里裝的是神行丹,白色的瓶子里裝的是護心丹,吃了不容易犯糊涂、被瘴氣妖氣鬼氣所迷惑。綠色瓶子是沙棠丹,吃了之后落進水里也不會淹死,而且可以活動自如。紅色瓶子是回光丹,止血止傷,若是受了瀕死的重傷,不能行走,吃了它就可以走到醫館。
小師妹神情鄭重,努力的記。
林覺也是將之記下。
“驢師兄的背上還有一些丹藥和天材地寶,看能不能在道會上換些有用的東西。你三師兄是個不靠譜的,你們必須得記住,雖然丹藥封好了,天材地寶也做了一些處理,可以淋雨,但是不能落水,若是遇到暴雨,以防萬一,也需避一避。”
大師兄像是當初二人第一次和三師兄一同下山除妖時、云鶴道人叮囑他們那樣,再度叮囑二人。
三師兄聽了也不介意,只站在一旁笑。
“到了鳴啁山,多聽你三師兄的,但也不要全聽。齋醮上魚龍混雜,除了符箓派的道觀,靈法派的正經道觀,還有很多散人與江湖奇人,這些人的行事作風和品行摸不準的。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而且天下術法眾多,詭譎難以捉摸,不要輕易和別人起沖突。
“記下了。
“記下了!”
兩人都鄭重說道。
“師兄也請記得我說的,風干排骨和米同煮成粥別的什么也不放,可以當早飯。鹽菜和咸肉切丁,豬油炒熟,可以當晚飯的下飯菜。記得,咸肉要先用水泡兩個時辰。
“記得了。
大師兄揮了揮手。
“去吧。
小狐貍是聽得懂人的,聞聲回頭看向林覺,見林覺抖了一下身后的書笈,也邁步了,它便往前一跳。
前方正是一層階梯。
小狐貍只輕輕一跳,身姿輕盈,一下便越過十二層的石階,落在下方平地上。
回頭又看林覺。
三人也慢慢往下走了。
“你大師兄和二師兄啰嗦得很,像他們那樣,操心這個操心那個,累都得累死。”三師兄一邊走一邊說著,又笑道,“師弟你也差不多了。不過我看你叮囑了也沒有用,那些排骨和威肉吃不了幾天,你走了后觀里有些人的嘴巴和肚皮該遭的罪還是得遭。
身后有人已露出苦臉。
林覺背著書笈,杵著哨棍,很快就走到了林間小路,地上已鋪滿了落葉,山中是一片秋景。
驢背上還插著三柄劍。
兩柄道觀的鐵劍,一柄山下江湖人深夜冒雪來贈的好劍。
道袍,黑驢與劍
竟然也有幾分江湖氣。
“你們大師兄的話可以聽一些,但也不能全聽。
三師兄一邊走著,一邊把大師兄的話又說了一遍,像是和他唱反調
”在鳴啁山上遇到那些雜七雜八的人,確實不該輕易和他們起沖突,但若是別人惹上門來,也不要畏怯,再怎么說,咱們出去也代表著黟山,代表著正統的靈法派,代表著祖師爺的名頭和道術。
況且那些符箓派的道人,呵呵,降妖除魔他們能請神,是把好手,若和人相斗,他們哪有多少道行
“咱們浮丘觀人脈也挺廣
”最重要的是——
“江湖中人本來灑脫,若是太過小心,有時反倒不好與人結交!
林覺和小師妹互相對視。
大師兄說的自然是有道理的,可三師兄的話顯然也是有道理的,只是不同的性格和處事態度罷了。如何取舍,各得幾分,還是得看他們自己,
神靈不會幫符箓派的道友斗法嗎”小師妹一邊走一邊好奇的問。
”這是自然!符箓派之所以滿地開花,除了修行簡單,不就是因為對人沒有威脅嗎”三師兄說,“神靈能幫他們降妖除魔,驅邪滅怪,然而若是涉及人與人之事,自有朝廷,如果神靈什么都幫,連對付人也幫,朝廷又怎么會放任他們建觀傳道呢
“對哦
小師妹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就在這時,林中忽然傳來聲音
”這話說得也不全對!所謂禮法綱常,大多都在盛世,神靈不插手人間事,是神靈的禮法,可是人間有亂世,難道九天之上就沒有嗎”
這道聲音奇怪,一聽就不是人。
林覺卻已經對它很熟悉了,
甚至不止是聲音,連說話的語調和反駁的措辭都很熟悉了,
此前一年多里,上山下山也有十幾次,每次路過此地,他常在山中呼喊前輩,有時能得回應,有時得不到,也有時他還沒喊對方便先開口了。
時間一久,雖然仍舊不曾見面,不曾知曉彼此姓名,竟也像是有了一些交情。
三師兄聽了也只是點點頭。
他跟林覺下山采買也有數次,慢慢也知曉了這只精怪。
這位大概寂賽無聊,多半也有性格使然的原因每次道人路過這里,若是談話間有什么不對的,它必然會跳出來斧正。
而它學識淵博,說得大多很有道理,
就如這次-
亂世缺乏綱常禮法。
神靈也是一樣。
“前輩生命的長度遠超我們,自然比我們看得更多。”三師兄用詞客氣,神情卻很隨意,隨便一拱手“不知九天的亂世又在什么時候呢
這么簡單的問題也問得出來
“盆道學識淺了。
呵!你們前幾個月才在隔壁山下幫山中精怪建了廟子穩了神位,神靈大多怎么來的你們不清楚嗎神靈的神力從何而來你們不知道嗎此前九天之上的主要神靈換了幾次,換在什么時候,你們沒讀過史書與神冊嗎
“怎么說呢”
“真是愚鈍啊!”林中精怪感嘆說道,仿佛讓人想到它恨鐵不成鋼的搖頭的場景,“人間亂世即是神靈亂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