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宛舒見這莊稼漢大叔面善憨厚,干脆就跟他閑著掰扯了兩句,問問鎮(zhèn)上的情況。
其中得知這人姓韓,是隔壁桃花鄉(xiāng)的,離鎮(zhèn)上稍微有點距離。最近農(nóng)閑,他在鎮(zhèn)上找不到工做,就來賣柴火了,天不亮就出發(fā)了,已經(jīng)賣了兩捆了。
他平日來賣得不如何,只有趕集人會多點。但人多,賣柴火的也多,自然價格也上不去,這是上午還行,下午基本只能賣到三文錢兩捆了!
要知道兩捆柴火少說也有五六十斤重,但只能賣個三文錢,都不夠一天吃飯的錢。也虧得是有地的莊稼人,要是專干這個的,累死都吃不飽!
這個錢實在是辛苦!
不過他平時都是兩點一線的人,對鎮(zhèn)上吃喝玩樂的可能不清楚,但在趙宛舒諄諄善誘中,也說出了些知道的所有情況,比如鎮(zhèn)上醫(yī)館的情況。
好比哪家的醫(yī)館藥比較便宜,哪家的大夫比較靠譜之類的。
等聊得差不多了,趙宛舒才想起了答應了趙榮康的正事,忙一拍腦袋,從背簍里拿出了裝著酸梅湯的長竹筒了,擺好了就準備叫賣了。
“小姑娘,你這是要干嘛?”韓大叔好奇地看看著她忙忙碌碌的。
“賣酸梅湯!”
趙宛舒擺好東西后,覷見他干得起皮的嘴角,估計是烈日下忙活了一上午都沒喝水。
街上倒是有茶攤,但那也得一文錢一個粗瓷大碗,用的還是劣質(zhì)的茶葉,掙辛苦錢的當然是舍不得吃茶的。
“大叔你也嘗嘗吧!這是我自家煮的酸梅湯,里面還下了點菊花,最是清熱敗火,夏天喝正好了。”
趙宛舒給他倒了滿滿一小竹筒。
韓大叔一聽要賣錢,忙拘謹擺手,“我不喝不喝,還是留著賣錢,我等會賣了柴火就回去了,別浪費了。”
“這是我小弟摘來做的,想著換點小錢買零嘴,不值當什么的!大叔別客氣,你要覺得好喝,等下幫著我打打廣告,吆喝吆喝也行啊!”
廣告是什么他不懂,但是吆喝,他還是會的。
而且他也實在是太渴了,他都蹲了一早上了,別說早飯了,一口水都沒喝過。
此時聞到那迎面而來的酸甜味,忍不住就吞了吞口水。
見推拒不過,他也干脆接過了竹筒,仰頭就喝。
心里想著等下要是有人買柴火,就讓人先買這小姑娘的,再給她挑過去,總是不能白占人便宜的。
只是隨后所有的心思都被入口的甘甜給占據(jù)了,一點都沒有茶水的苦澀,初入口是酸的,隨后是香,再是甜,之后的回甘更是讓他干渴頓消,精神為之一振。
“我的天爺啊,你這酸梅湯真好喝,一點都不酸,還是甜的咧!”
家里倒是沒做過這個,廢柴火,畢竟酸梅漫山遍野都有,實在是下不來口,一顆能酸半天牙。
但這個是甜的啊,肯定是給下了糖的!
趙宛舒的頷首更是證實了他的猜測,他頓時就覺得占了天大的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