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來了很多記者,因為關于諾貝爾獎一事”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你已經(jīng)提名諾貝爾獎,得獎幾率可能會比較大?!?
“但委員會對你之前的話表示不滿意,暗示你要出來道歉,以及讓你主動和委員會交流!”
韓思宜突然說起了這事。
盡管,她已經(jīng)讓保安把所有記者都趕了出去,但不代表這個風波就此消停了。
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蘇澤現(xiàn)在是什么態(tài)度,這就讓風波更不可能會停止。
“我之前的話?有什么問題”
“我就是不在乎諾貝爾獎,有沒有都無所謂?!?
“讓我道歉?我又沒說錯,為什么要道歉,難道我不在乎的東西,還硬要我說很在乎這個獎嗎?”
蘇澤很無所謂的說道。
哪怕是到了今天,他也是同樣的態(tài)度。
就算是明確表示他只要道歉,就馬上可以獲得諾貝爾獎,他也一樣不稀罕。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他不可能會為了這么一個獎而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這個獎還不夠資格。
其他人很渴望這個諾貝爾獎,但他是真的無所謂,從來不會寄托于一個獎項,這種事他是看得很開。
所以,為了一個提名,蘇澤就要出來承認錯誤,那就更不可能。
因為他就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也認為自己說的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會主動低頭認錯。
“一個諾貝爾獎而已?!?
“如果不是沒時間的話,我自己也創(chuàng)一個獎玩玩而已。”
“憑什么西方國家的獎項權(quán)威性高,我以后也搞一個獎項,多一些獎金,我看誰的權(quán)威性會更高!”
蘇澤再次說道。
很顯然,諾貝爾委員會的態(tài)度讓他很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