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醫保局上門。”
“或者說,是等負責集采的機構上門。”
“真正的藥價,需要通過他們才可以公開!”
韓思宜替蘇澤回答了這個問題。而后者也沒有否認,顯然也是同樣的意思。
當然,這并不是集采機構可以直接決定“新生”藥的價格,或者是必須通過集采機構,才可以決定藥價。
只是他想要讓這種新藥進入集采,那就需要和這個機構共同商量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哦,我明白了。”
“如果可以進入集采的話,就有更多人可以買到這種藥。”
“沒有集采的話,很多家庭都承擔不起藥價,只能通過集采,才可以讓更多患者受益!”
沈初秋點了點頭,她也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她看來,蘇澤這么做,目的還是為了更多患者受益。
新藥剛剛上市,藥價必定會居高不下,考慮到前期銷量不高的情況,藥價只會更高。
但“新生”藥是屬于救命藥,很多家庭都需要這種藥來救命,但如果負擔不起這個藥價必定只能等死。
但如果和醫保局合作的話,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種新藥進入醫保,進入集采,就可以大規模采購,也就可以降低成本。
而且,醫保本身也會報銷一部分,必定可以讓患者的藥費大幅度降低,也就可以讓更多家庭買得起救命藥。
對于這個見解,蘇澤也沒有否定。
他也的確是抱著這種意思,賺錢的同時覆蓋更大的群體。
降低一部分的藥價,換來更多患者的受益,以及更多的銷量,在他看來是值得的。
在藥物銷量多到一定程度后,哪怕藥價降低了,利潤有可能還會反而更多,這也是一種好處。
或者說,他賺同樣多的利潤,但卻是可以讓更多患者買得起藥,這也是值得做,沒有必要把大部分患者都閉上絕路。“可以這么理解,但現在,我們還不方便公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