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現在不出來解釋一番的話,還真以為這些人都是藥神集團請來的托。
況且,這些志愿者的心理作用,也會影響到藥物生效后的判斷,自然是要避免這種情況。
正因如此,他還是開口提醒所有志愿者,表示“新生”藥沒有這么好的效果,他們現在的所有感受,也都只是心理作用而已。
“哈哈哈,我是真的要被笑死了!”
“我還以為這藥真的是這么神奇,原來是他們的心理作用!”
“如果不是蘇澤開口的話,我都以為這些人是他們請來的托,跟大力神藥一樣了!”
“哈哈哈,你還真別說,連他自己都感到無語,這些人實在是太夸張了,差點以為是神丹妙藥!”
“蘇澤一解釋,我反而相信這藥有效了,如果沒效的藥,他是不會特意解釋,就是因為有信心,才要提前排除這些不確定性!”
“臨床試驗也是真不容易,不單單要保證有藥效,還要保證志愿者不會胡說八道!”
“這就是臨床試驗為什么要非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原因,就是擔心志愿者都說不清楚自身的情況,才需要對照組!”看直播的網友都樂了起來。
他們還真沒想到看一個臨床試驗,都可以看到這種樂子。一個個志愿者都像是戲子一樣,其表現還真有模有樣,唬住了不少人。
如果不是蘇澤開口解釋的話,這讓很多人都會以為這藥真的會神奇到這種程度,現在才知道是心理作用。
不過,這種心理作用的影響也的確是非常強大,很容易讓志愿者誤以為真。
如果是在真正的治療里,這種心理作用其實是有好處的,如果患者可以更樂觀一點,反而會讓治療效果變得更好。但這是臨床試驗,心理作用就會影響判斷,從而不知道具體的藥效。
畢竟,心理作用這種因素太虛無縹緲,每個人的體會都不一樣,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在追求嚴謹的臨床試驗中,則是要盡可能的避開這種可能性。
這個時候,突然有醫護人員上臺,來到蘇澤的身邊。
而這個醫護人員在他耳旁說了幾句話,這讓他的眼神都微微變了變。
隨后,他看向了一個方向,被他注視的人似乎有些心虛起來,左顧右盼,就是不敢看他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