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也同樣震撼,但她猜到這么賓客來這里的目的,接待就沒有那么積極,還擔心這些賓客把家里母雞嚇到不敢回窩下蛋,“忙里偷閑”點雞數,追著幾只雞玩了一會。
梁紅玉不知道什么情況,只是按照蔣母的吩咐執行,而蔣家又沒有那么多凳子坐,連茶水都沒有地方放,馬上跑回家,吩咐兩個弟弟一起,把家里所有桌椅板凳搬了過來。
婆媳倆來到廚房,蔣母捶了捶自己的后背,喜笑顏開道:“你們剛走一會,就來這么多人,累得我腰酸腿疼,臉都笑得僵硬了。”
小小院壩來了二三十個人,蔣母都是笑臉相迎,汪文羽明白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個道理,而且比蔣英想得更深。
她理解長期被人歧視、冷落的蔣母,忽然面對這些熱情,心里不一樣的感受。
汪文羽先是幫蔣母揉了揉肩和背,接著耐心勸解道:“老媽:對于我們來說,你的身體比什么都重要,有些人值得你端菜倒水地接待,但不是針對所有人。
我知道你豁達、心善,不會在意過往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但是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除了感恩,還要學會拒絕,不然你會生活得很累。
有些人,我們可以不記她們的仇,但是也沒有必要她們一招呼,我們就要笑臉相迎。
蔣凡給我說過,老爸剛去世的時候,他還不怎么記事,就知道許多人不但對我們家落井下石,還對你有非分之想,我相信外面這些拜訪的人中,一定有這些人,這樣的人,根本不配你接待。
有恩的人,如果給你提什么要求,你可以安排我們去完成,我們姊妹絕無怨,無恩無仇的人,家庭貧寒,想找你幫忙,你愿意,我們也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