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父老鄉親、將士們,昨天朕在得知這件事后,有人勸說可以先等等,
剛剛猜測的那部分,可以等王承胤的心腹公布后朝廷再做反應,
即便是真的,朝廷也可以裝作不知道,出面澄清說是假的,然后隨著時間慢慢被大眾忘記,
但朕思索再三,還是決定召集眾將和百姓們公布事情的真相,
一個國家想要長治久安,讓百姓信服,靠的是持正氣、行王道,
錯了就是錯了,錯了就要承擔后果。”
“為此,朝廷出了對策,被王承胤殺害的無辜百姓、劫掠死亡的客商,朕會建造一座悼念塔,將王承胤等人凌遲在塔前,并雕刻石像長跪塔前……”
“被劫持的物資,全額返還,死亡的人按照此人死亡前前三年的平均月錢,賠償二十年,例如此前月錢五兩銀子,一年就是六十兩,那么朝廷就賠償一千兩百兩銀子?!?
悼念塔、凌遲、石像、全城祭奠等等詞匯組合在一起,讓所有百姓、軍士、客商們感到震驚。
他們也才知道,昨天巡撫衙門開出一天一兩銀子招會建石塔的工匠,原來是為了修建悼念塔。齊聚文學
君貴、官赫、民輕、商賤,這是一直存在的。
放在以往,若是出這種事情,頂多就是將犯錯的人砍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可到了這位新帝這里,竟然還搞了這么多事情,簡直就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下子。
特別是賠償的銀子的數額,讓所有人都呼吸急促了。
“我承認,我羨慕了!”
“羨慕什么?羨慕去死?腦子沒病吧!”
“你懂個球,如果可以換,我寧愿去死,我一個月三兩月錢,按陛下的賠償,就是七百二十兩,
這么大一筆銀子,拿回去買個幾十畝良田,只要家里人別沾上吃喝嫖賭,今后三代五代都是好日子,
若是能培養出個舉人,甚至進士,將徹底改變命運?!?
“對,你想想,我們能在后面二十年一直在這個商隊嗎?這個商隊一直都在嗎?
這兵荒馬亂的說不定就遇見響馬了,哎,的確羨慕。”
“陛下真大氣!”
……
正前方的客商百姓們都小聲議論著,語中滿滿的羨慕。
而且是羨慕去死,要多詭異就有多詭異。
“諸位父老鄉親,如此處置,可滿意否?”
人群安靜了片刻后,發出歡呼聲,陛下圣明、英明、萬歲等等賀聲在校場內盤旋著。
見此狀況,崇禎和韓癀等一眾人也松了口氣。
等悼念塔建起來,再將事情經過寫的惡劣一些,將王承胤等人身上的惡行、惡念放大一些,將矛盾集中到他們身上。
然后再將處理結果給渲染一下,體現朝廷和皇帝的公正、為民著想,如此百姓和商隊的事情就處理完成了。
百姓不僅不會埋怨朝廷,反而會對朝廷更加的信服。
剩下的就是漠南蒙古諸部的反應了。
想到這里,崇禎繼續道:“諸位將士們,朕是說如果,如果蒙古諸部對朕的這個處理不滿意,趁機向我大明索賠更多,
甚至以此為借口向大明發起攻擊,我們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