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爺有自己的情報系統,甚至比李世民的情報系統都要厲害,所以他想要探聽點事情的話,那實在是太容易了,最近長安城說的最多的話題,那就是東征高句麗為什么不用李象,反而是用了沒怎么帶兵的吳王。
說句實在話,吳王殿下在民間的口碑不錯,大家也都覺得是個很好的人,可帶兵和做人不一樣,如果要是稍微有點閃失的話,那有可能就是上萬個腦袋,軍隊里有那么多長安城的老百姓,一旦要是吳王殿下做的不夠好的話,那恐怕就要家家掛白了。
在老百姓們看來,即便是要用皇室子弟的話,那也是應該用太孫殿下,太孫殿下征戰沙場已久,誰不知道太孫殿下的能耐呢,皇上難道昏了頭了嗎?放著一個會打仗的孫子不用,反而是把不會打仗的兒子給推上前去,這要是失敗了的話,你的位子還能穩嗎?
老百姓只能看到表面的事兒,他們看不到內里的事兒,李世民當然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寶座,所以表面上用吳王李恪為帥,但又讓李象隨軍而行,就是為了有一個郁悶的,如果要是吳王李恪失敗了的話,那么陣前換帥也是正常的,到時候再把李象給推上去。
但什么事情都有個萬一,如果要是吳王李恪做得很好呢,那么就沒李象什么事兒了,你跟著在軍中當個預備人員,最后也能夠分給你點兒功勞,至于吳王李恪那邊,那就能夠成為李世民手里的另一把刀。
崔三爺和崔云城都是聰明人,他們也明白李象心里的想法,李象怎么可能會給別人當預備隊員呢?他自己也才能過人,再加上現在靠過來了這么多人,如果要是李象就這么忍了的話,或許他自己愿意,但他手下的這些人可就不愿意了。
李世民當年是如何能夠招募那么多的能人的呢?不就是因為那些人看到了李世民的強勢,同時也看到了李世民的能力,認為此人將來大有前途,所以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他捆綁在一塊兒,可如果要是李象沒有了強勢的話,任由皇上拿捏,那么這些人還會和李象捆綁在一塊嗎?
說句老實話,其實崔家也是李象戰船上的一員,他們捫心自問了一下,如果要是李象就這么忍了的話,那連帶的他們也是要吃虧的,所以李象如果要反抗的話,這些人也愿意出一把子力氣,畢竟幫助李象就等于幫助他們自己。
“殿下的事情我們也都了解,請殿下吩咐,我們該如何做事?”
崔三爺并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把這句話給說出來了,如果放在大半年之前的話,他自己說出這句話是不可能的,包括崔云成都會感覺到恐慌,但是現在叔侄兩個感覺這話非常正常。
“我知道三爺長袖善舞,在長安城安置了不少自己的棋子,我需要三爺去辦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幫我勸說一下我那位三叔,讓他明白自己的情況,另一件事情就是調查清楚他的班底?!?
和自己人說話,李象也就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了,直接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了,崔三爺在旁邊也點了點頭,李象做事情一直都是兩手準備,如果能勸說成功的話,那么后邊一條就無所謂了,可如果要是勸說不成功的話,恐怕李象就要提前動手了,對吳王李恪來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