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龍開完股東大會當天,彭亮就把錢打到了新廠的專用賬戶,唐俊不夠的部分,他也如約借給了唐俊。
彭亮雖然不差錢,但他與唐俊的交情不深,能爽快的借錢,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幫蔣凡,要唐俊出資給古秋巧占股,還有阿萍入職到新廠。
古秋巧入股的銀子是唐俊給的,但是百分之二的股權,是在蔣凡承諾給彭亮的股權上分割,這一筆筆盤根錯節的賬算下來,蔣凡知道,自己已經逐漸欠下彭亮不小的人情。
雖然輝哥也贊同汪小青的猜測,三人來到辦公室,蔣凡還是直白向彭亮問起,他提議暫緩出租庫房,是不是想再次擴大工廠的規模。
他問得直接,彭亮也沒有隱瞞,耐心解釋道:“我是有這樣想法,還需要征求你們的意見。
大陸的箱包市場雖然還沒有成熟,但是歐美的需求市場很大,而在歐美當地生產,人力成本太高,現在供應商大多選擇來大陸代加工。
箱包需要的技術比生產鞋材精細得多,代加工的費用也更高,訂單的工期要求都比較嚴格。
許多工廠都有能力如期完成訂單,但是運輸和報關上容易出紕漏,許多供應商選擇代加工的工廠時,不但要看加工實力,還特別看重本地關系。
建廠的銀子都花了,添置幾棟廠房的生產設備也花不了多少錢。
我知道你們手頭上不怎么寬裕,也不愿意欠人情,就想著先完成一兩張訂單,說不定就夠添置這些設備了。
我說過不參與輝凡手袋廠的管理,這樣的想法說出來容易引起你們的誤會,所以只得提議暫時別把廠房租出去,如果你們的確要租,我也沒有意見。”
蔣凡驚訝道:“一兩張訂單就可以增加幾棟廠房的設備,有這么豐厚的利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