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繼續往里面走,葉大嫂這回終于不再頭腦發熱,恢復了以往的精明。
她一路挨個兒攤子問價,只問不買。
“剛才那個攤主可真黑心!”接連幾家問下來,葉大嫂氣哼哼地說,“還說自己多便宜多劃算,他家分明就是最貴的!”
“所以說,還是得貨比三家才行。”葉老大道。
三口人很快順著人流走到葉二嫂身邊,她此時還正在挑選絲線。
也不知她的眼睛是怎么生的,李福覺得看起來沒有任何區別的兩捆線,她竟也能給分出個深淺不一來。
攤主剛開始因為看出李福像大戶人家的管事,所以才殷勤招待。
但是很快就被葉二嫂的本事給鎮住了,態度都越發恭敬起來。
葉二嫂一連挑了十幾種顏色的絲線,覺得差不多了又問:“你這里可有繡花針和金線銀線?”
“金線銀線太貴重了,我這邊是真沒有。”攤主說著從身后抱出來一個大箱子,“繡花針倒是什么大小粗細的都有。”
葉二嫂看了一下道:“要最細的,先來五十枚吧!”
葉大嫂聞嚇了一跳,看看李福的臉色,又湊近問葉二嫂道:“弟妹,你要這么多繡花針干啥?雖說秦家有錢,可咱也不能隨便給人浪費不是?”
還不等葉二嫂解釋,李福就趕緊道:“不礙事不礙事,不就是繡花針么,想買多少就買多少,五十根夠用么?要不直接買一百根?”
李福心里拎得清,繡花針能值幾個錢,那裙子值多少錢?
只要葉二嫂真能把裙子給補好,別說一百根繡花針,這一匣子都賣給她又何妨。
倒是攤主懂得其中的門道,笑著替葉二嫂解釋道:“您二位有所不知,這位大姐挑的絲線都是最細最上等的,想必是要繡十分精細的物件兒。
“所以這針啊,不但要用最細的,還必須是最尖的才行。
“咱們看不出來,但是用的人手里頭有數。
“這繡花針啊,繡一段時間針尖兒就不如新的時候那么銳了。
“繡普通的東西自然不礙事,可若是要繡什么精細的物件兒,那就得常常換針才行。”
李福這才知道,里面竟然還有這樣的門道,趕緊道:“你這里有多少,我們都要了。”
葉二嫂趕緊攔著道:“用不著那么多,用完再叫人來買也來得及。”
攤主則十分會來事兒地說:“哎呀,說什么買不買的,這樣,這位大姐要五十根針,我再送你們五十根,順便帶你們去買金線銀線。”
他的算盤也打得很精,比起葉二嫂剛才買的上等絲線的利潤,這點兒繡花針算得了什么。
更何況,帶他們去買金銀線,那邊攤主少說也要給他點抽成,里外里也是穩賺不賠的。
李福不計較錢多錢少,最終選擇這個攤子,也只是因為他這里的絲線最多最全。
對他來說,能夠一口氣把東西買全,趕緊回去開始補裙子比什么都要緊。
所以李福點點頭,直接遞給攤主一張銀票道:“若能帶我們把金銀線買齊,就不用找了。”
攤主接過銀票一看,登時眉開眼笑,至少能多賺一兩銀子。
他立刻將銀票往懷里一揣,招呼徒弟過來看攤子,自己麻利兒地在前頭帶路。
攤主很快便帶著眾人來到一個小攤子面前,看攤兒的是個小老頭,攤子上也只隨便擺了些繡花針,竹撐子之類的東西。
小老頭背靠一棵大樹坐著,正瞇著眼打盹兒呢!
李福一看這情形,不由得心里犯嘀咕。
但是他也懂得人不可貌相的道理,所以并未表現出來。
攤主似乎也擔心眾人覺得老頭兒不可靠,忙解釋道:“張叔做金銀線的手藝,絕對是咱們天津衛最好的。
“我不騙你們,你們看看東西就知道了。”
“張叔,來客人了,快把你的金銀線拿出來。”攤主伸手推推老張頭。
老頭兒眼睛都不睜地說:“沒有了!”
“啊?”攤主驚訝道,“你之前不是剛做了一批,這才幾天怎么就沒有了?”
“上午剛賣光了!”老頭兒有些不耐煩地拉下帽子,擋住自己的臉,像趕蒼蠅似的擺擺手道,“快走吧,別煩我。”
李福聞趕緊上前道:“這位大叔,那您能不能再做一些金銀線出來,我們有急用,錢不是問題……”
他話沒說完,攤主就趕緊扯了扯他的袖子。
李福疑惑的收聲,卻不知自己說錯了什么。
結果老頭兒猛地把帽子一摘,睜眼看向李福,氣哼哼地說:“怎么的,有錢了不起啊?
“我不缺錢,也不稀罕你的臭錢!
“趕緊走,我就算有金銀線也不會賣給你們的!”
李福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說錯話激怒了老頭。
但是他又不知道老頭竟還有這個忌諱,也是冤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