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出發后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該拐彎的路口。
李福過來告知了一聲,葉老大和葉老四便拉著平板車,帶著全家人拐上了另外一條官道,跟秦家的車隊漸行漸遠。
還不到晌午,眾人就已經經過李福所說的破廟,沿著河邊逆流而上,終于來到了村口。
村口邊長著一棵十分大的榕樹,樹下一塊石頭上刻著“榕溪村”三個字。
顯然,村名應該就跟這棵大榕樹脫不開關系。
葉老太太看到榕樹,登時有些激動地說:“就是這里沒錯,你以前說過,他小時候總爬到村口大榕樹上偷懶睡覺。
“他有一次睡迷糊了,一翻身從樹上掉下來,摔斷了胳膊不說,回家還被爹娘一頓胖揍……”
葉老太太回憶著當年葉老爺子跟自己描述過的老家模樣,竟有大半都還能對得上,這讓她一路懸著的心安定了不少。
俗話說物是人非,如今物還在,人應該也不會變才對吧!
葉老太太這樣拖家帶口地站在村口,很快就被人發現了。
只見一個年輕的小媳婦從村里出來,上下打量著葉家人問:“你們打哪兒來啊?來村里是走親訪友還是做什么?”
話雖這么問,可小媳婦心里卻已經認定,就看葉家這拖家帶口、大包小包的樣子,也不像是來走親戚的。
“小娘子,我們是從關外來的,是過來尋親的。”葉老太太客氣地詢問道,“你可知道葉大偉家?或者是葉東林家?”
葉大偉是葉老爺子的父親,此時估計已經過世了。
葉東林則是葉老爺子的弟弟,小媳婦知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果然,小媳婦一聽他們要找葉東林,眼神立刻發生了變化。
“你們是誰啊?找葉東林做什么?”
葉老太太從懷里抽出當年葉老爺子跟家人的通信道:“我家老頭子是葉東林的哥哥葉東海,當初去關外討生活,就留在外頭沒回來。
“今年關外遭了災,所以我們……”
一聽說遭災,小媳婦本就不好的臉色越發黑沉下來。
“你們找錯地方了,我們村里根本沒有什么葉大偉,也沒有葉東林。”
小媳婦說完,轉身快步回了村里。
“這是啥意思?”葉家幾個人面面相覷。
信上明明寫著榕溪村,村口的大榕樹也跟葉老爺子說的一模一樣,怎么會找錯呢?
“沒準是剛嫁過來的不知道情況。”葉老太太嘴上雖然這樣說,心里卻已經有了些不好的預感。
“咱們別堵在村口了,先進村吧。
“你爹說過,家里老宅從村東頭數是第三家,門口種了兩棵柿子樹。
“咱們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行!”葉老大拉起平板車,帶著全家人進了村。
這個時辰,各家差不多都在做晚飯,村中小道上反倒沒什么人。
按照當年葉老爺子的說法,榕溪村是個不算太大的村子,村中一共就四十幾戶人家。
葉、王兩個大姓占了村中九成,只有一兩戶外來的。
按照葉老爺子生前說過的情況,大家很快便找到了門口有兩棵柿子樹的院子。
看著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炊煙,葉老大面露喜色道:“家里有人!”
葉家其他人也都高興起來,沒有什么比長途跋涉之后即將見到親人更幸福的事兒了。
只有葉老太太依舊皺著眉頭。
葉老大上前正準備叩門,院門就從里頭被人打開了。
“我……”葉老大話一出口,表情就猛地一變,緊接著后退幾步,看著院子里道,“我們只是來尋親的,有話好好說,你們這是干什么?”
葉老大讓開門口的位置之后,葉家其他人也看清了院中的情況。
院子里有一名老婦人,兩個精壯小伙子,手里都拿著鋤頭、扁擔等物。
還有一個年輕的小媳婦,正是剛才在村口遇到的。
小媳婦抬手指著葉家人道:“娘,就是這些人,他們從關外逃荒過來,要來搶咱家的房子!”
葉家人聞一頭霧水,這說的是啥啊?
葉老太太試著道:“請問這位老姐妹可是東林的媳婦方氏?你們兩個是東林的兒子吧?
“別誤會,我們不是壞人,我是你爹的大嫂,我們……”
葉老太太話還沒說完,院子里就飛出來一塊石頭。
葉老大抬腳將石頭踢飛,面色已經沉下來,伸手也從車上抽出了木棍。
葉家其他三兄弟見大哥這樣,也都紛紛抽出了家伙事兒。
院子里的老婦人見狀,知道若是動手自己是絕對打不過的,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哭起來。
“我不知道什么葉東林,這兒也沒有叫葉東林的。
“你們這些關外來的流民,難道能像土匪一樣,隨便找一戶人家就要強行認親么?
“可憐我家老頭子死得早,我一個寡婦拉拔著兩個兒子過日子,能活下來就不容易了。
“如今還要受這樣的欺負,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老婦人哭得左鄰右舍都出來查看情況,聽了一會兒大概了解了情況,面色也都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有個老頭兒看不過眼,湊過來低聲問:“你們是葉東林的親戚?”
“是啊,老丈,您認識我叔?”葉老大問,“是我們找錯門了么?怎么這個嬸子一家都是不知道我叔?”
“唉!”老頭兒嘆了口氣道,“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你們別跟她掰扯了,先去找村長吧!
“喏,村里唯一的磚瓦房就是村長家。”
葉老大恍然大悟,拱手道謝:“多謝老丈提點。”
“娘,咱們先去找村長問問情況吧。”
葉老大帶著葉老四,將平板車拉到旁邊一塊空地上,免得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