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大沒想到,今天進城這一趟,不但白撿了一只狍子,賣了這么多錢,竟還找到了一個能長期收購野味的地方。
他立刻問:“我家還有那天抓的山雞和野兔,劉掌柜也要嗎?”
誰知劉掌柜竟搖搖頭道:“山雞野兔這種太常見了,我這里專門有人來送。
“像是狍子、梅花鹿,貉,野生的鱉或者體型較大的蛇,或者是野豬也可以。”
葉老大心想也對,這么高的價錢,怎么可能什么東西都收。
他將劉掌柜說的一一記在心里,想著等將父親安葬之后,就天天進山打獵。
說話間,伙計們已經準備好了東西,劉掌柜便開始給狍子剝皮。
劉掌柜行云流水般的動作,一下子就讓葉老大看呆了。
跟人家比起來,他那點剝皮的手藝可就著實不夠看了。
不多時,一張完整的狍子皮就被剝下來了。
劉掌柜把狍子皮交給葉老大,轉身在伙計捧著的水盆里洗了洗手。
葉老大想起自己那張梅花鹿皮,忙問:“劉掌柜可知道城里什么地方硝皮子的手藝好?除了這狍子皮,我手里還有一張梅花鹿皮想要處理一下。”
“這你可就問對人了。”老嚴頭道,“他每年弄那么多野味兒,跟硝皮子的黃大頭關系好著呢!”
若是擱在平時,劉掌柜才懶得管這些閑事。
但他既然看中葉老大的打獵本事,想要今后長期合作,這種順水人情能幫還是幫一下為好。
于是他把賣狍子的錢交給葉老大之后,又招呼伙計過來道:“小四子,你帶他們去找黃大頭。”
小四子應了一聲,帶著葉老大等人出門,拐到后面的胡同。
離著胡同口不遠便有一家小作坊,門上裝潢寫著大大的一個“皮”字。
小四子來到門口,跟里面正在縫一雙皮靴的人打招呼道:“黃掌柜,忙著呢?”
黃大頭一抬頭,看見來人是小四子,臉上立刻露出笑容:“怎么,你家老爺又弄到什么好皮子了?”
“今天不是我家老爺的皮子,是這位大哥有皮子想要找你硝一下,我家老爺讓我領他們過來。”
小四子最后這句話聽著像是多余,其實確是在點黃大頭,讓他知道人是劉掌柜介紹來的,免得他怠慢或是坑人。
黃大頭雖然手藝不錯,但在這小縣城里,生意總是比不上大地方。
好在有劉掌柜照顧他的生意,一年到頭,半數以上的生意都是野味館的。
所以一聽是劉掌柜讓來的,他立刻連連點頭:“你就放心吧,我跟劉掌柜合作這么多年,什么時候差過事兒?”
小四子任務完成,跟葉老大打了個招呼,轉身準備回去。
葉老大忙追出去,將剛剛準備好的一把銅錢塞在他手里:“多謝小哥兒帶我們過來,這點錢拿去喝茶。”
小四子見葉老大還挺上道,倒也沒推辭,笑著收下了銅板,出提點道:“我家老爺喜歡活的,你以后上山打獵,能活捉盡量活捉。
“今天這狍子,若是只活的,至少還能多給你半兩銀子。”
“多謝小哥兒提點,我下次盡量抓活的。”葉老大連連道謝,等小四子離開了,才轉身回了皮匠鋪。
黃大頭此時正在觀察鋪在桌上的兩張皮子。
一張梅花鹿皮,一張狍子皮。
他只看了一眼便說:“這狍子皮一看就是劉掌柜親自動手剝的,這梅花鹿皮可就剝得有點兒糙了。”
“要不劉掌柜跟我們推薦您呢!您的眼光可真是太毒辣了。
“這梅花鹿是我自己胡亂剝的皮,讓您見笑了。”
聽了葉老大這話,黃大頭露出得意的笑容。
“好在皮子完整,就是里頭的碎肉多了些,收拾起來費點勁兒。
“不過你放心,既然你是劉掌柜介紹來的,我肯定不能坑你。”
“那是那是。”葉老大聽了這話,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也不知這里硝皮子的價錢貴不貴。
但是都已經來了,還是劉掌柜介紹的,也沒法轉身就走,就算貴也只能硬著頭皮拿錢了。
他試探地問:“不知這兩張皮子加起來要多少錢?”
“這張狍子皮小一些,剝得也干凈,就給你算五十文錢。
“這張梅花鹿皮這么大,弄得還不干凈,一百五十文不能再少了。”
聽了這話,葉老大松了口氣。
雖說比以前關外那邊價錢貴一些,但也沒到太夸張的地步,說不定人家手藝也更好呢!
所以葉老大也沒討價還價,一口應下來又問:“什么時候能取?”
“我給你寫個單子,一個月之后來拿吧。”黃大頭道,“交皮子的時候給錢,如果皮子被我弄壞了,我也照價賠給你們。”
葉老大一聽,跟關外那邊的規矩差不多,心里安定下來,點頭道:“行,之后若是打了別的東西,我再過來。”
黃大頭一聽,什么意思?合著這還是個常客?
于是他一邊寫單子,一邊打聽起來:“聽你們這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我爹是本地人,年輕的時候上關外討生活,我們都是在關外出生長大的,前陣子才剛回來認祖歸宗。”
“難怪,聽你們說話就是北邊那頭的。”黃大頭點點頭,“以前在關外是做獵戶的?”
“我們都是莊稼漢,土里刨食兒,靠天吃飯的。
“不過以前跟著村里的長輩學了一些打獵的本事,農閑的時候經常進山。”
“難怪呢!”黃大頭看著葉老大壯碩的身軀,“歡迎以后多來照顧我這小鋪子的生意。”
他這話說的是來照顧他的生意,其實也相當于在祝葉老大能打更多的獵物。
所以等他說完,兩個人便都笑了。
黃大頭寫好兩張單子,將其交給葉老大。
“一個月后,拿著單子過來取皮子就是了。”
葉老大向黃大頭打聽了一下香燭店的位置,出門后便直奔店里。
這間香燭店的鋪面不大,屋里的東西卻堆得密密麻麻,十分齊全。
葉老大按照葉東明的交代,跟掌柜的說了自己要買什么東西。
掌柜的一聽這是來了個大主顧,急忙起身招待,很快就把所需所用的東西全都給配齊了。
在香燭店一共花了一兩多銀子,這次是葉老太太付的錢。
買完東西從香燭店出來,葉老太太看了看太陽的高度,雖然還不到吃午飯的時候,但此時去葉東明家顯然是不合適的,像是要去人家蹭飯似的。
“咱們就在城里隨便逛一逛吧,一會兒找個地方吃過午飯,然后再去族長家。”
葉老太太發了話,其他人自然沒有意見。
“娘,你有沒有什么別的想買的,咱們先去看看。”
葉老太太想了一下說:“上布莊看看,買點兒軟和貼身的布回去,老四媳婦有孕在身,孩子小衣裳,包被什么的都該提前做起來了。”
這種東西,一般人家都是一個傳一個,大的用完了留著給小的用。
但是因為葉家是逃荒出來的,這些不值錢的東西帶著累贅,所以到了郭氏這里就沒有現成的用了。
葉老四因為郭氏的脾氣,最近總有種在家人面前抬不起頭的感覺。
所以聽到葉老太太這么說,急忙道:“娘,她如今月份還小呢,不著急。
“回頭我找個活干,自己賺錢買就是了。”
“老四你不懂。”葉大嫂道,“還是娘想的周到,這些東西又不是買回去就直接能用的,還得一針一線的做,可不是得早點買么!”
“你媳婦年輕不懂事,我這一把年紀了還能跟她一般見識?
“你幾個嫂子有的,我半點兒都不會差了她的。”
于是一行人來到布莊。
因為不久前剛在天津衛趕集,看到過鋪天蓋地的各種布料,所以進入布莊之后,葉老太太和葉大嫂都很淡定,完全不理會伙計的推薦,直奔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