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結束的時候,縣太爺已經快要被喝到桌子地下去了,是被兩個捕快架著出的酒樓。
“您看這事兒鬧的……”
葉老大也沒想到縣太爺的酒量這么差,他壓根兒也沒勸酒啊,怎么就喝成這樣?
葉東明則見怪不怪地拍拍他的肩膀道:“沒事兒,讓扈捕頭把縣太爺送回去,睡一覺就好了。”
將縣太爺交給扈元任之后,葉東明便帶著老葉家人去了葉氏祠堂。
之前為了將葉老爺子安葬入葉氏祖墳,老葉家人就來過這里一次。
但是上一次來身份還是客,這次過來,身份上就要有不一樣的轉變了。
老葉家人抵達的時候,族中的六位長老已經全都在祠堂正廳內等著他們了。
看到葉家四兄弟進門,幾個人全都眼前一亮。
族中年紀最大的一位長老,比葉老爺子還要高上一輩。
他瞇著眼睛點點頭道:“東海那小子,從年輕的時候就是個有闖勁兒的。
“否則也不會那么有魄力,孤身一人就去關外闖蕩。
“如今他這四個兒子也都是一表人才,沒有墜了他的威風啊!”
其他幾個人都跟著隨聲附和。
“可不是么,這就叫虎父無犬子啊!”
“這回真是給咱們葉氏家族爭光添彩了!”
“最要緊的還是將那幫殺人不眨眼的土匪一網打盡了,不然咱們出門都提心吊膽的。”
“誰說不是呢!真是干了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兒,也難怪會得到皇上的親口嘉獎。”
幾個人說起這件事,全都是一臉與有榮焉的模樣,但其實心里頭都挺后悔。
當初葉東明幫著老葉家說話,想在將葉老爺子葬入祖墳之后就給老葉家的人上族譜。
但是幾位長老年紀大了,懶得折騰,便推說等過年的時候一起。
誰成想這才多長時間,人家就出息了。
如果當初直接幫他們上了族譜,那老葉家少不得要記大家的一份情。
可現在人家得了皇上的親口嘉獎了,如今再給人家上族譜,非但算不得人情,反倒還有點兒上趕著倒貼的意思。
若是人家心里有氣,此時陰陽上幾句,他們也只能生受著,說不定還得陪著笑臉。
好在老葉家都是實誠人,沒有什么別的心思,對族長和幾位長老也都很是尊重,壓根兒沒有半分得意張狂的模樣,讓幾位長老對他們的印象更好了幾分。
幾位長老跟葉家人寒暄了幾句,又關切地詢問搬過來之后可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說了些無論有什么困難都可以跟族中開口,能幫得上的一定會幫之類馬后炮的話。
趁著這個功夫,葉東明將族譜從祠堂中請了出來,放在大廳的條案上,然后將文房四寶擺出來。
“志川叔,還是要請您老人家來親自動筆,我給您研墨。”
葉東明說完又跟老葉家人解釋道:“志川叔是咱們族中寫字最好的人,從十幾歲就開始負責這樁差事了,這些年族譜上所有的記錄,都是他老人家寫的。”
只見輩分最高的那位長老一邊起身一邊道:“你小子少胡說八道,我哪里敢說是族中寫字最好的,不過是因為我寫得工整清楚罷了。”
葉東明已經幫他研好墨,鋪好紙張,葉志川才慢悠悠地走到了桌邊。
但是別看他走路顫顫巍巍的,一拿起筆來,手卻穩得很。
一筆一劃落在紙上,橫平豎直,工整清晰,簡直像是刻印出來的一般。
葉志川寫的是最為標準的館閣體,也就是科舉考試的時候必用的字體。
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勤學苦讀過十幾年的。
只可惜天賦有限,止步于秀才,但一手館閣體卻是練得極好。
葉二嫂雖然不懂這是什么字體,也不認識他都寫了什么字,但是看著葉志川筆下一個個規規矩矩、方方正正的字,就覺得格外賞心悅目。
她忍不住低聲對葉昌瑞道:“兒啊,你看看人家長老的字寫得多好,你再想想你自個兒的?
“以后等你去參加科舉,人家監考官看到你那狗爬一樣的字,甭管你文章寫得多好都不會取你上榜的。”
葉昌瑞被葉二嫂說得臉上發紅,小聲為自己辯解道:“娘,我這不是已經在努力練字了么!”
娘倆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因為廳中太過安靜,所以還是被大家給聽見了。
葉志川抬眼看向葉昌瑞,笑著問:“怎么,字寫得不好看啊?”
葉二嫂雖然自己敲打兒子,但是在外人面前卻又急忙維護道:“之前在關外開蒙,先生也沒注意他寫字的問題,我們也不懂這些,所以就給孩子耽誤了。
“后來入關之后得魏先生提點,才知道要讓孩子好好練字。”
“魏先生?”葉志川聞有些激動地問,“你說的該不會是魏衍魏先生吧?”
“正是。”
“沒想到你們竟然跟魏先生認識。”葉志川說著,早已渾濁的眼中流露出一絲懷念的神色,“想當年,我跟魏先生還曾經在同一個學堂進學過。
“那個學堂只是魏先生成為大家路上的一站,卻已經是我拼盡全力才能達到的了。”
葉志川感慨之后,對還在為自己寫字不好而羞愧的葉昌瑞道:“我家里有許多早年間謄抄的書冊,回頭我找兩本適合你用的,叫人給你送去,照著好好練字。
“你娘剛才說得沒錯,雖說字寫得好也不過只是錦上添花,但若是寫得太差,說不定就當真把你的好才華給埋沒了。”
“是,多謝長老,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練字。”葉昌瑞忙端正地給葉志川行了個禮。
“是個好孩子。”葉志川笑著點點頭,然后繼續寫著手下的族譜。
因為這次葉老大和葉老四受到了皇上的親口嘉獎,所以這次不但要將老葉家這些人都寫進族譜中,還要把葉老大和葉老四幫助剿匪的事跡一并記錄進去。
葉東明早早就擬好了草稿,如今葉志川就只需要照著謄抄即可。
但是他到底年紀大了,為了避免字跡變形,寫一會兒就要停下來歇會兒。
就這樣,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才把所有要寫入族譜的內容寫完。
大人還算能坐得住,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段時間著實有些太難熬了。
葉二嫂和葉三嫂連哄帶嚇唬,才勉強控制住了幾個孩子。
葉三嫂再一次將快要從椅子上出溜下去的葉昌年拎起來,咬著牙,氣不打一處來地小聲說:“你就不能老實坐著么?你看看晴天,人家比你小都比你穩當。”
葉昌年弓著腰,抱著肚子道:“娘,我快憋不住,要尿褲子了!”
葉三嫂聞大驚失色,抱起他就快步往外跑。
這要是在祠堂里尿了褲子還得了?
弄臟了祠堂不說,這大冬天的,也沒帶替換的衣褲,若是尿濕了可是容易把人給凍壞了的。
出去也顧不得找茅廁了,只找了個墻角的樹根底下,葉昌年扯下褲子就開始噓噓。
等他尿完之后,葉三嫂檢查了一番,發現褲子沒有弄濕,這才松了口氣,忍不住埋怨道:“你這孩子,要尿尿怎么也不早說!”
葉昌年委屈道:“我好幾次都想說了,不是你讓我閉嘴別說話的么……”
“……”葉三嫂,“這個還是得說的。”
葉昌年被說迷糊了,大人們真是善變,一下子這樣,一下子又那樣。
葉三嫂看著兒子困惑的表情,忍不住嘆氣:“唉,你但凡能有晴天一半兒聰明就好了。”
葉昌年被親娘這樣說,也絲毫不覺得生氣,反倒點頭認可道:“妹妹就是很聰明。”
“行吧,說不定你傻人有傻福呢!”葉三嫂無奈地揉了把兒子的腦袋。
葉昌年放完水就準備回去,被葉三嫂一把拉住,帶著他在外面多待了會兒放放風。
臨回去之前,葉三嫂還叮囑道:“行了,這次再回去可就乖乖坐著不許亂動了。”
娘倆回去又做了半天,葉志川終于把所有東西都寫好了。
葉東明檢查了一遍,然后又讓老葉家的人自己過去看一看。
畢竟族譜平時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
只可惜老葉家除了葉昌年之外,其余大人都不識字,孩子們也都才剛開蒙,根本還沒認識幾個字。
大家湊上去也就看了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