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這個時候,忙碌的春耕剛告一段落,農戶們基本都可以暫時休息幾日,然后再進入后續的忙碌。
但是今年,榕溪村的人卻仿佛格外忙碌。
剛忙完春耕立刻就背起背筐、一家老小齊上山。
頭幾天還只在村子附近挖,后來因為挖的人太多了,近處的蒲公英基本都被挖光了,便不得不去更深的山里或是更遠的地方。
葉娟兒就連去女兒家看外孫和外孫女,都不忘了帶著背筐去,回來的路上挖了不少蒲公英回家。
剛開始其他村子的人都還沒注意,但是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人覺得奇怪。
“最近是咋了,蒲公英漲價了還是咋的?”
“漲什么價啊,我前幾天剛去藥鋪問過,人家現在根本就不收啊!”
“那是你去錯地方了,現在得去集市上賣!”
“集市上跟去年一個價。”
“那榕溪村的人是瘋了么?全村人到處挖蒲公英。”
“誰知道呢!”
葉娟兒的閨女葉佳月也覺得奇怪,村里人也總來問她。
她心下好奇,干脆趁著天好,讓自家男人趕著車,帶著孩子回娘家一探究竟。
一家四口剛來到榕溪村,就看到村口大榕樹下聚著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大家一邊曬著太陽聊著天,一邊忙活著手里的事兒。
湊近了才發現,大家手里忙的居然都是一樣的事兒,全在擇蒲公英呢!
“王奶奶,您這是干什么呢?”葉佳月看到熟人,趕緊問。
王老太太把手里的蒲公英舉起來道:“你這孩子,連蒲公英都不認識了?”
“認識倒是認識,這怎么村里人都在擇蒲公英啊?”葉佳月越發好奇起來。
“村里有人收,有錢賺干嘛不做,誰跟錢過不去啊,你說是不是!”
王老太太嘴里說這話,手里也絲毫沒有停下來。
旁邊有人笑著沖葉佳月道:“你還說我們,你爹娘去看你都不忘挖兩筐回來呢!”
“還有這事兒?”葉佳月隱約記起,爹娘過來那天,車里的確放了好幾個空背筐,吃過午飯就急匆匆走了。
當時她也沒往心里去,難不成真是為了挖蒲公英?
她越發好奇,趕緊催著男人道:“快點兒趕車,咱回家看看。”
四口人很快趕著車來到家門口,沒成想卻是鎖頭把門。
“爹娘居然不在家?”
葉佳月去敲了鄰居家的門。
鄰居家居然也只有兩個孩子在家。
“你們還認不認我啊?”葉佳月跟鄰居家孩子搭了幾句話,然后才問,“你們知道我爹娘干什么去了么?”
“上山挖蒲公英去了唄!”小一點的孩子道,“現在村里大人只要沒事就去挖呢!”
葉佳月越發納悶兒了。
這好不容易回趟娘家,難不成連門都進不去了?
好在大點兒的孩子道:“要不你去老葉家問問,你家人說不定有鑰匙在他家擱著!”
葉佳月之前倒是聽葉娟兒說起過老葉家,還說人家給自家幫了大忙。
所以她這次回來,還特意給老葉家帶了東西。
甭管鑰匙在不在老葉家,過去打個招呼把東西送過去也好。
想到這里,她便跟兩個孩子打聽清楚了老葉家的位置,將騾車停在自家門口,一家四口拎著東西直接走過去便是了。
老葉家院子里此時熱鬧得很,大門敞開,有不少人進進出出的。
進去的人手里都拿著東西,出來的時候全是一臉笑容。
葉佳月好奇地走過去,拉住一個熟人問:“董姨,你們這是干什么呢?”
“哎呀,賣菜唄!”董氏笑呵呵地說,“老葉家最近一直在收蒲公英,村里誰家弄了都可以來賣給他們。
“價錢可比集市上好多了,而且有多少收多少呢!”
董氏說完才反應過來,拉住自己的并不是村里的,而是葉佳月。
“佳月啊,你這是回娘家來了?
“你爹娘都在屋里呢,你進去找吧!”
葉佳月被董氏一把推進院子里,進門就看見一個比自己年紀稍大一些、打扮得十分利索的小媳婦正在檢查村里人拿來的蒲公英。
“哎呦,是你啊!
“你每次都弄得特別干凈,我都不用細看,看到你就放心得很……”
小媳婦嘴里這樣說著,手底下翻看的動作卻絲毫沒有減緩。
“葉三嫂,放心吧,我都來賣好幾次了,不會糊弄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