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娟兒一家原本還在屋里跟葉老太太聊天呢,見這情形趕緊告辭回家去了
等客人離開之后,葉老太太瞪了葉三嫂一眼,然后扭頭往屋里走。
葉三嫂知道葉老太太的意思,輕咬下唇,跟了上去。
葉昌年之前還被娘親嚇得不輕,這會兒卻又立刻擔心起葉三嫂來。
他撲過去抱住葉三嫂的腿,仰頭看向她。
葉三嫂看到兒子哭花的小臉兒,對自己剛才突如其來的脾氣也很是懊惱。
她扯出帕子給葉昌年擦擦臉,柔聲道:“剛才是娘不好,別哭了,趕緊跟哥哥們上課去吧,不然該遲到了。”
葉昌瑞過來拉住葉昌年道:“三嬸兒,那我們先走了。”
“去吧去吧!”葉三嫂看著孩子們都走了,這才進了屋。
一進屋就看見葉老太太正端坐在上頭,葉三嫂走到她面前站定,垂下頭沒吭聲。
“你最近是怎么了?”葉老太太皺眉問,“前幾日我就感覺你情緒不對,還以為你是身上來事兒了,所以也沒問你。
“今天好端端的干嘛跟孩子發那么大的脾氣?”
葉老太太說完,見葉三嫂還是低頭不語,只好自己猜測道:“是因為你大嫂在京城開了鋪子么?
“我知道自從你大嫂開了鋪子,你就比之前忙碌了不少。
“不但經常要去京城做酒席,還要負責給家里做飯,還要幫著收山菜。
“不過你放心,收山菜什么的也不是白用你們做事,你大哥說了,到時候都會給你們算工錢的……”
葉老太太話沒說完,就聽到葉三嫂竟低聲抽泣起來。
“娘,我都嫁過來這么多年了,我是啥樣人你還不知道么!
“且不說大嫂幫了我們兩口子那么多。
“就算沒幫我們,都是一家人,我也不可能看著大嫂過得好就眼紅的。”
“那你最近到底是咋回事?”葉老太太實在是想不明白她了。
葉三嫂一聽老太太這樣問,頓時又吭哧癟肚地說不出話來。
葉老太太被她這態度弄得有些生氣,一拍桌子道:“有啥事兒你就直說,弄這副扭扭捏捏的樣子給誰看!”
此時葉老大、葉老二和葉二嫂都在院子里,只有晴天跑去后院看小雞小鴨了。
三個人都緊張地聽著屋里的動靜,聽到葉老太太拍桌子,全都嚇了一跳。
互相對視一眼,但是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進去打擾。
葉二嫂有些著急地低聲道:“你說說這事兒鬧的,老三也不在家,也不知道弟妹是咋回事兒,怎么把娘都氣得拍桌子了?”
葉老大沉吟片刻道:“再聽聽看,實在不行我……我去叫晴天過來,讓她進屋看看。
“娘那么疼孩子,肯定不會生晴天氣的。”
此時屋里頭,葉三嫂見葉老太太真動氣了,也不敢再踟躕,小聲道:“娘,我,我其實就是生自己的氣。
“我做菜比不上大嫂,家里兩個孩子讀書也比不過二哥家的孩子,就連晴天都比他倆強多了。
“我最近覺得,這日子過得一點兒盼頭都沒有……”
葉三嫂說完,捂著臉嗚嗚地哭了起來。
葉老太太聽了這話不由得一愣,實在沒想到平日看起來最是心大的葉三嫂會有這樣的想法。
她站起身,上前拉住葉三嫂的手,帶著她進屋坐在了炕沿兒上。
“你這孩子,心里頭藏著這么多事兒,也不知道來跟娘嘮一嘮?”
“娘,你是知道的,我以前在娘家,一直是最要強的。
“但是嫁過來之后,做飯不如大嫂,女紅不如二嫂。
“我若是還天天拉著臉,那豈不是更讓人看不上了。”
“我倒是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心思。”
“娘,我真不是嫉妒大嫂和二嫂。
“我只是覺得自己太笨了,什么都學不會,什么都比不上人家。
“想想也是,我自己都這么笨了,還怎么能指望孩子比別人聰明呢!”
“老三媳婦,你若是這么說話,我可不樂意聽了。
“昌雪和昌年兩個孩子多好啊?我看著都挺聰明的。
“但是人的聰明,也是分地方的。
“如果在什么事兒上都聰明,那不成文曲星下凡了?
“咱家五個孩子如今都送去私塾讀書,每年光是束脩和筆墨紙硯就得花不少錢。
“村里人背后說咱們家賺了點錢就燒包,你以為我不知道么?
“但是話又說回來,你以為我把孩子們都送去讀書,是指望咱家能出五個秀才還是五個舉人么?
“書若是那么好讀的,那朝廷里還不得人滿為患了?
“不能考中秀才、進士難道就不是好孩子了?
“就拿今天的事兒來說,最近家里收山菜,咱們在家就只能用炭筆畫豎線記賬。
“可晴天一回來,立刻就能把賬記得清清楚楚,算得明明白白。
“所以你能說讀書沒用么?娘跟你說,識字就比不識強!
“如今老三在木工坊做事也很是穩定,你跟著你大嫂也能賺不少錢貼補家用。
“你可著村子里挨家挨戶想想,是不是早就超過大部分人家了?
“這樣的日子,以前在關外的時候你敢想么?”
葉三嫂沖葉昌年發了一頓脾氣,剛剛又哭了半天,情緒基本上得到了宣泄,此時終于能冷靜下來思考這個問題了。
可不是么,如今這樣的日子,以前在關外的時候,別說想了,做夢都不敢夢到這么美的事兒。
以前在關外吃糠咽菜也過得挺高興,如今日子過好了怎么反倒不知足了。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自己總想著跟別人去比較惹的禍。
她以前也從未想過要讓兒子讀書做官。
可自從兩個孩子去讀書開始,她的得失心也跟著越來越重了。
葉三嫂此時終于意識到,自己最近所有的煩惱和不開心,其實都是自己心態出了問題。
“娘,我想明白了。”葉三嫂腦子終于轉過了這個彎,“是我自尋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