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一日裴云暎來醫館拿藥以后,一連許多日,陸瞳都沒再見到他了。
立冬以后,盛京一日比一日冷。銀箏看這天氣恐是要下雪,叫對面葛裁縫收了厚些的皮子給留兩塊,好給陸瞳做件斗篷。
這一日,陸瞳正坐在柜前翻看醫書,門外有人進來,在桌柜前停下,輕聲喚了句:"陸大夫。"
陸瞳抬頭,看清來人后站起身,"董少爺。"
來人是太府寺卿府上的董麟。
自打貢舉案過后,董麟便很少再來醫館。一來他的肺疾好轉許多,用藥不像從前那般頻繁。二來,幾月前貢舉考場發生的一幕嚇壞了董夫人,董夫人本就對這個兒子愛若珠寶,經此一事,將董麟看得更緊,每次出門都前后一堆護衛,反倒不怎么方便來西街。
今日董麟穿了件嶄新的蜜合色綾緞袍子,他肺疾好轉后,面色紅潤了許多,也不如從前虛胖,瞧著比當初在萬恩寺見時精神了不少。見陸瞳站起身,董麟忙道:"陸大夫,打擾了……我……我今日是來取藥的。"
他在陸瞳面前一向有些口舌笨拙,杜長卿意味深長看了他一眼,頗有眼色地拉著阿城去了里鋪后。
陸瞳請董麟坐下,伸手替他把脈。
她坐得近,從前本就生得纖弱,冬日里穿了石青色的窄身襖裙,領邊繡了一圈茸茸兔毛,卻把那張臉襯得越發只有巴掌大,明眸動人。
董麟心跳如鼓,只覺被佳人手指搭著的腕間也變得灼熱起來,忙低下頭,不敢多看。
陸瞳收回手:"董少爺脈象無事,之后若無癥象,就不必繼續服藥了。我開一些溫養的補方,偶爾喝一喝即可。平日注意飲食就是。"
"多謝陸大夫。"董麟感激,"難為陸大夫一面坐館,還要上心我的病情……"
董麟是接到消息后才來的醫館。
身邊小廝說,仁心醫館的丫鬟來了董府一趟,說董麟已有一段日子沒去醫館看診,若得了空,還請來醫館坐坐,好教陸瞳瞧瞧病情如何。
當時董麟心中便浮起一絲隱秘的竊喜。
這位陸大夫性情清冷,幾次三番來到太府寺卿,卻沒有攀附之舉,甚至比起旁人還要更疏離一些。也正是因為如此,陸瞳越疏離,董麟對她的愛慕就越多一分。
得不到的總是最想要的。
不過,情況卻好像不似他想的那般毫無希望。
陸大夫每日忙著醫館的事,卻還有心思惦念他的身體,這說明……她心里也是有他的吧
董麟收起心中遐思,正色道:"我這病能好成這樣,全拜陸大夫所賜,說起來,真不知如何感謝您才好。今后陸大夫若有需要的,盡可告訴在下,若我能幫的上忙,一定不遺余力。"
這本是一句客套說辭,未曾想聽完他的話,陸瞳目光動了動,眉頭漸漸皺了起來,仿佛十分為難。
董麟一怔,試探地問:"陸大夫……可是遇到了什么難處"
"也不是難處。"佳人微微一嘆,眼眉間那點哀愁如細絲,輕而易舉將他包裹,她說,"我有一件事情想做,卻找不到別人幫忙。"又看一眼董麟,默默垂眸,"罷了。"
這一句"罷了",直將董麟的心都懸了起來,他忍住伸手將佳人眉心撫平的沖動,急切問道:"陸大夫若信得過我,不妨直說,我絕不會告訴旁人。"
陸瞳面露難色。
董麟神色殷切。
許久,陸瞳嘆了口氣,才看向他,輕聲道:"董少爺可知道太醫局的春試"
"春試"董麟一愣。
身為太府寺卿的少爺,他自然知道春試。
太醫局是培養醫官的學院。
梁朝太醫局學生,學完大方脈、小方脈、風科、眼科、瘡腫科、口齒咽喉科、針灸科、金鏃兼書禁科這九科后,只要通過三年一期的春試,就能進入翰林醫官院任職。
董麟遲疑看向陸瞳:"陸大夫這是……"
"我想參加今年太醫局春試。"陸瞳望著他。
董麟呆了呆。
太醫局春試顧名思義,參加校考的全都是太醫局學生。能在太醫局進學的學生,也大多家中多有人脈,不說全是高門世家,至少也是小官之后。
誠然,為了以示公平,每年太醫局春試,梁朝醫行也會推舉一些未在并非太醫局學生的平民大夫,這些大夫大多資歷老年紀長,醫術在盛京廣受信賴,翰林醫官院便破格給這些大夫參加春試機會,許他們進入翰林醫官院的可能。
不過……陸瞳要參加春試
董麟迷惑地開口:"陸大夫莫非是想進翰林醫官院"
陸瞳點了點頭。
董麟更不明白了,翰林醫官院不是沒有女醫官,但陸瞳在仁心醫館做得好好的,要真進了翰林醫官院,表面上是光鮮了一些,卻不如在外頭自由。況且翰林醫官院那些醫官多是太醫局學生,一向看不起外頭醫行進來的"野大夫",外人進去,不知要被他們如何欺負。
更何況……
董麟看向陸瞳,他不認為陸瞳能通過太醫局的春試。
雖然陸瞳救過自己,前些日子還救了文郡王妃母女,先前的"春水生"和"纖纖"在盛京賣得也是風生水起。但太醫局的那些先生,全都是翰林醫官院本來的醫官,陸瞳連正經的醫科都沒仔細學過,如何能通過九科春試。至少這些年,醫行推舉的那些參加春試的平民老大夫,能通過春試的屈指可數。
"陸大夫何故如此"董麟好心勸慰,"做醫官也不過是比在這里多一點銀子,宮里規矩比外頭多得多。要是陸大夫缺銀子,我可以……"
"董少爺,"陸瞳打斷他的話,沖他笑了笑,"當初我來盛京,就是秉持師父遺志,進入翰林醫官院……"
董麟被佳人這一笑晃得頭暈眼花,心口灼熱,再聽她說"師父遺志"什么的,頓生佩服與憐惜,一腔阻攔之再也說不出口,只小心翼翼問:"這件事,不知我能幫上什么忙"
"我想,董大人是太府寺卿,同醫行關系應當挺好。若與醫行那邊提一句,今年推舉應試的大夫中加一個我……"
聞,董麟心中暗暗松了口氣。
他還以為是陸瞳要他幫忙在春試最后的結果上做文章。要知幾月前因為貢舉案一事,梁朝所有校考都比往年嚴格,誰也不敢在這個關頭冒險行事。若陸瞳真提出這個要求,他還不好答應,沒料到只是要一個參試名額。
"這有何難"董麟笑道:"每年醫行推舉的大夫連名字都占不滿,一點小事罷了,陸大夫只管放在我身上。"
陸瞳神色微松,感激道:"如此,多謝董少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