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四十年,三月初十。
天氣晴好,浮云褪盡。宣奉門后苑,擷芳園中群芳吐芽,紅杏如傾。
一大片茸茸春色里,兩個內侍正在園林中行走,小心翼翼挑選枝頭新鮮的桃花采下。
宮里的柔妃娘娘近來頗得圣寵,每日要摘取數籃新鮮桃花花瓣沐浴。清晨尤帶露珠的桃花瓣最好,嬌艷粉嫩,似美人無暇。
正采摘著,前方隱隱有腳步聲傳來。順著聲音抬頭看去,就見一女官領著一行身著青衫的人向東廊深處走去。
這群人有男有女,容貌陌生,行走間四下打量,腳步雜亂,不似宮中規訓般整齊。
小內侍心中疑惑,問身邊人:"那是些什么人"
"是新進宮的翰林醫官使。"年邁的內侍順著他的方向看去,"今兒是醫官院進新人的日子。"
"醫官使"
這名字對新來的內侍有些陌生,只摸著頭望向那群人,眼帶艷羨:"這么年輕就做醫官使了……那位姐姐長得真好看!"
落在人群身后的女子看上去年紀不大,只有十六七歲的模樣,圓領窄腰青袍穿在她身上,越發襯得人單薄纖瘦。膚色很白,眉眼秀美卻神色冷淡,如一朵冷冷盛開的青色桃花,冷而艷,行走于人群中,想不被人一眼注意都難。
實在動人。
正前方,陸曈正隨著領路女官往前走。
皇城華麗。原以為祥斷官范泓府上已是極盡奢麗,和眼前一比,不值一提。
東廊更遠處,宮墻巍峨,碧瓦朱檐,長廊蜿蜒縈行,處處雕欄玉砌。樓閣鮮碧琉璃瓦于日色下,粲然生光,朱檐上盤旋巨龍神色炯炯,金碧輝煌。
幾步開外的地方似是園林,一大片嫣紅桃花鋪天蓋地,一行禁衛從前走過,這群禁衛皆身材高大,英武不凡,為首的年輕禁衛一身深緋公服,腰佩銀刀,身姿如柏,風神美劭。
"好看吧"身側有人在陸曈耳邊低聲絮絮:"那是殿前司的裴殿帥。盛京城里一等一的美男子,我封的。"
才說完這句話,這行禁衛就沖這頭走來,與他們這群人迎面相撞。
領路女官立刻低頭行禮,新來的醫官使們也忙側身相避。
禁衛從陸曈他們這行人面前走過,公服袍角帶起暗風,低頭的時候,陸曈抬眸看了一眼。年輕人目不斜視從她身側走過,儀容貴峻,高不可攀。
宛如高高在上的陌生人,并不為錯肩之人停留。
一直到禁衛們的影子漸漸遠去,醫官使們才重新放松下來。
有年輕些的醫官使,為方才這行禁衛的風姿所惑,興致勃勃的小聲談論走過去的人。
方才在陸曈耳邊開口的人也跟著感嘆:"生得真是俊俏,就是眼睛總從上頭往下看人,傲得很!妹妹,你覺得呢"
她轉頭問陸曈,臉上笑容明媚,卻讓陸曈一時無。
陸曈是在宮門前遇著林丹青的。
林丹青來得早,一眼瞧見陸曈,便拉著陸曈自來熟地說話。
也就是在這時,陸曈才知當初春試考場上,曾為她解圍、與曹槐爭執的少女,也通過了此處春試,是今年新進醫官使中的一員。
因陸曈是這批進宮的醫官使中唯一一位平人醫工,又是以紅榜第一的名次將一眾太醫院所謂天驕都壓了下去,是以其余醫官使多少對她帶有些敵意。
林丹青大概也意識到這一點,主動來找陸曈說話,試圖緩解僵硬的氣氛。不過,以陸曈看來,有時候過分熱絡反而使人更不自在。
"妹妹,你別擔心,我爹當年也在醫官院干過活的,我對這里很熟。今后有什么事我罩著你,保管不讓你被欺負。"林丹青很仗義,"瞧你這柔柔弱弱的,宮里頭都是人精,你這樣的小白兔,我都擔心你被狼吃了。"
正說著,冷不防前面女官腳步一停,對著眾人道:"到了。"
眾人抬頭,就見眼前出現一處官院。
大門往上,朱色立額上書"翰林醫官院"大字。院內有大堂五間,大堂左側南廳為醫官辦公處。再往后醫廟內供奉伏羲、神農塑像。聽說后頭隔著藥林,還有藥庫。
一個矮胖的掌事醫官站在大堂前,正翻看手中名冊,在他身側還站著兩個醫官,手捧官印,正翹首等著陸曈一行人進門。
女官邁進大堂,對掌事醫官行禮道:"大人,人已經到齊了。"
掌事醫官瞇了瞇眼,有些挑剔地看了人群一眼,把名冊交到身邊醫官手中,轉身往堂廳里走,道:"記名吧。"
新進的醫官使們排好隊依次上前,將代表自己身份的文牒交到記名醫官的手中。輪到陸曈時,手中文牒一遞過去,面前那個穿戴得一絲不茍、連胡子都根根分明的醫官便神情古怪地看了她幾眼,像是不肯相信般瞇起眼睛,仔細將陸曈的名字與名冊上的名字對了好幾遍。
排在陸曈身后的林丹青等得不耐煩了,問:"大人,可有什么問題嗎"
"沒、沒問題。"常進回過神,招呼陸曈:"進去吧。"
陸曈依進門,常進抬手,在名冊上勾去陸曈名字,心中仍難掩詫然。
這就是那個驗狀科得了第一的陸曈怎么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他原以為陸曈既能引得董家小公子與母親鬧翻,必然舉止輕浮浪蕩,容色嫵媚,或是陰氣森森,狀如女鬼——畢竟這人極有可能師從仵作官一段日子。
哪個好人家兒女沒事學仵作驗狀啊!
常進好奇得昨夜一宿沒睡,就是想看看這位傳說中的奇女子是何真容。沒料到一見之下,卻和自己心中所料判若兩人。
她很年輕,生得樸素秀艷,眉目干凈清澈,神色間沒有半絲佻達,反而有種淡淡書卷氣,倒是很適合醫者的平和溫寧。
和她狂放的字跡完全不符嘛!
果然人不可貌相。常進心里這樣想著,就把陸曈的文牒放進了一邊的竹筐里。
記名很快結束,二十名新進醫官一人不少,全在此地。接下來就要安排這些新進醫官接下來要做事宜,所分醫科宿院。
初入翰林醫官院的新進醫官使,暫且還無法直接供事應診,稱之為"醫士",得在醫官院驗查一段時日,挨次頂補,確認通曉醫理,才可正式奉值。
御前醫官們會按醫官使們春試考卷所擅長醫科,分別將他們送往不同科分廳候任。
醫官使們恭敬站在堂廳中,期待著能分到一個擅長的所業專科。
掌事醫官從里走出,捧著長長卷軸,慢聲慢氣地開始公布分科宿院名字——
"曹槐,大方脈、小方脈科,南廳玉清房——"
"趙慶,眼科、口齒科,南廳上善房——"
"陳明,針刺科……"
"李彤……"
"……"
"林丹青,婦人科,北廳西壽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