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朝廷的確是管不了這么多。百姓之間愿意怎么交易,這是百姓的事情。但是隨著寶鈔的不斷發(fā)放,寶鈔的價值終究會回到原本的面額上來的。如果朝廷不先頒布了這個旨意,那到時候產(chǎn)生了損失的百姓,豈不是會把怨氣發(fā)到朝廷身上"
老朱聽了韓度的解釋,也不遲疑,立刻說道:"來人,擬旨。"
一旁的秉筆太監(jiān)得到吩咐,連忙著手,很快一副圣旨便擬好了。給老朱過目之后,蓋上大印。
老朱直接把圣旨遞給老太監(jiān),吩咐道:"即刻派人到承天門傳旨,昭告出去。"
老太監(jiān)雙手恭敬的結(jié)果圣旨,腳步匆匆的離去。
老朱直起身來,拿著黃色絲帕擦拭了一下手。看著韓度說道:"寶鈔的事情,你給朕盯緊了,出了紕漏,唯你是問。"警告了韓度一番,才繼續(xù)說道:"另外藩屬國要求把朝貢的回禮換成寶鈔的事情,你怎么看"
怎么看
我當(dāng)然是站在一旁安安靜靜的看,反正又不是我答應(yīng)的,關(guān)我什么事
老朱問韓度怎么看的目的,就是想要韓度識趣的接過手,去幫他解決掉這個問題。
可是韓度偏偏不想做這件事,裝傻充愣的待在原地,一副好似沒有聽到老朱話的樣子。
老朱見韓度不肯接受,頓時怒了,厲聲說道:"反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辦不好朕唯你是問。"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老朱還是皇帝。
一聲令下,韓度就不得不低頭把這燙手山芋給接下。"臣......遵旨。"一句遵旨,說的不情不愿至極。
老朱見了,不由地冷哼一聲。他才不管韓度那么多,反正韓度現(xiàn)在既然接下來,那到時候若是出了問題,他只需要找韓度算賬就可以了。
韓度一臉郁悶的不得不答應(yīng)下來,同時腦子里一轉(zhuǎn),也給老朱出了一個難題。"皇上,想要將寶鈔的價格平復(fù)下來,光是圣旨恐怕還不夠。還是要把寶鈔發(fā)放出去才能夠真正的將此事平復(fù),寶鈔提舉司里面現(xiàn)在還存有兩百多萬貫的寶鈔,陛下要在短時間內(nèi)花出去才是。"
不花不行啊,不花寶鈔的價格必定還會被一路推高,而且后續(xù)的寶鈔也在源源不斷的印刷出來。
但是想要花這筆錢也是不容易,這不是二千貫,而是二百多萬貫。朝廷自然是家大業(yè)大,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如果是慢慢來的話,別說是二百多萬貫,就算是再來一個二百多萬貫老朱也能夠花的出去。但是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把這筆錢花出去,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連老朱面對這樣的問題,也在一時之間麻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