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任務完成,夜店玩夠,張景來到對馬海峽北岸城市釜山。
從這里租船向東出發,五小時后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里找到‘不為’號堪測船。
勘測船從多米尼加出發,已經在倭國北海工作一周時間,一直在尋找‘云雀’號沉船。
"有沒有找到云雀號沉船?"張景問厚嘴唇的大威船長。
大威指向腳下,"就在水下1300米處,沉船貨艙緊閉著,需要破開船體才能進入內部。"
勘測船打不開金屬船體,只有帶巨型鐵鉗地特殊打撈船才可以,而張景地打撈船還在工廠里。
"把整個倭國北海水下都摸一遍,尋找有價值沉船,"張景決定道,"這件事情長期堅持做,船員輪流上岸休息,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專業打撈船。"
大威應是。
這時妹妹小威快跑過來,快速道:"10公里外有一艘龍國打撈船經過,他們船上有鋼鉗,租金每天20萬米元,要不要租?"
小威是大副,地位僅此于船長。
"租,"張景果斷決定,"把云雀號沉船里的好東西撈上來!"
小威應是,跑回駕駛室用無線電聯系對方。
相距10公里,打撈船很快到。
這是一艘帶巨型大剪刀地打撈船,成年人手臂粗地鋼索和線纜下面掛著一臺兩個成年人高地巨型鋼鉗。
剪開戰艦有點難,剪開普通商船肯定沒問題。
風平浪靜,馬上工作,大威派人到對方船上,協助操作巨型鋼鉗下水。
同時‘不為’號放下潛水機器人協同。
1300米,打撈船上的鋼索不斷往下放,很快到達沉船上方。
從貨艙側面開剪,巨型鋼鉗張開,對準船幫剪下去,如剪刀裁紙,沒有阻力。
類似慢動作,一點一點剪,直接水下船體發生崩塌,大量泥沙騰飛。
待水下可視度提高,機器人進入船體內部探索,很快就發現值得打撈的好東西!
不過,因為浸泡已經40余年,想要把它們打撈上來很不容易。
需要機器人配合打撈船的深海吊令一起,一點一點騰挪,一點一點轉移。
整個過程非常慢,被打撈物品經不起大動作,否則會崩毀崩壞可能。
從中午忙到傍晚,兩船齊心協力,終于打撈上來第一件箱體物品。
金屬箱體約兩米高,兩米長,看著很大,迫不急迫,張景讓人立即將其拆開。
打開,沒想到里面物品還包裹著很多層防水材料。
片刻后張景見到廬山真面目,原來是佛教石壁壁畫,長約兩米,高約兩米,厚約20公分。
雖然沉在水里,卻沒有被海水侵蝕,依然栩栩如生,顏色鮮艷。
張景更有勁了,對雇員喝令,"不要停,繼續撈!"
后半夜一點,又一塊箱體物品撈上來,這次是一尊石制站立佛像,雙手合十。
"boss,"小威跑過來匯報,"我們在第二層船艙里發現許多瓶裝酒。"
"好消息,"張景穩住小威,"先把所有這些箱體撈上來,然后再考慮第二層的事情。"
小威應是。
接下去一周張景都在打撈船上。
。。。。
時間往前推七天,尤妮克主動刺破發展銀行苦苦維持的表面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