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瞧兩千三四百萬,這筆錢每年的利息,足以讓古城縣破產!如今大市場項目內裝修節后就要竣工投入使用,再售出產權,對于古城縣來說,是天大利好!
要知道此前古城縣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二百多萬,每年赤字高達數百萬,還要享受各項國家財政補貼。那近半數財政收入的利息,不要說古城縣是不是消費得起,即便是用大市場營收償還,也會讓古城人心痛欲死!
只要這筆交易成功,古城縣將會咸魚翻身,一躍成為年財收過千萬的小財主!這個項目對于王尚春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他甚至都感覺到未來的廳級寶座在向他招手!
此前王尚春在官場中艱難跋涉,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是別人想像得到的,偏偏在市交通局局長的任上,所取得政績著實有限。清遠市財政不寬裕,總是在上面投資施舍下來一點錢,才會有條件修橋鋪路。
這絕對不足以給王尚春晉升的助力,當初和趙建軍爭奪縣長寶座,就是要為以后的晉升打下基礎。縣長和局長,也許在其它地方有所不同,市交通局局長比縣長更有優勢。
但是清遠市卻絕非如此,最起碼這里缺乏提供那種政績的氛圍。實際上這個年代,正是華夏提倡"要想富先修路"的年代,可惜在清遠市,這不過是一個口號罷了!
如果算上和廖家達成的協議,嶺南省的供貨合同,采石場本年度銷售額可以賺回來一千余萬元,這樣一來,今年古城縣的財政收入,很可能在清遠市各縣區排名中邁上一大步。
采石場對于古城縣的領導班子來說,純粹是白撿的政績!很多地方政府都把礦產當成是無本買賣,對于他們來說,崽賣爺田不心疼,更不會考慮到未來子孫后代的事情。
把現有的東西賣出去,換來最大的利益,攫取最大的政績才是現實的。鄧公子打造的采石場,基本上是空手套白狼,最初的四十萬啟動資金來自農民學徒工計劃,也就是"倒賣人口"!
至于說后來三大建筑公司的投資,對縣政府一班人來說,更是一個意外之喜!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三大建筑公司的股份,最終收益,還是古城縣政府碗里的肉!
能不能在自己上任第一年打一個翻身仗,全看洪公子的投資能不能落到實處,這就是王縣長的糾結。喬斌看出來王尚春的緊張,其實在座的都看出來,縣長大人居然喝酒的時候找不到嘴!
喬縣長湊到王尚春耳邊:"洪公子和小鄧主任關系匪淺!"
王尚春眼神一凝,心中頓時豁然開朗,當局者迷!他是太過在意,反而忽視了最根本的東西,和廖家投資案一樣,鄧華才是這個項目的關鍵!只要有鄧公子在,這個項目想必不會跑掉,就像當初市里面撬行廖家,一樣未能得逞。
只是斜一眼那邊年輕人桌上的鄧公子,王縣長心里一陣膩味,那幾張報紙上的照片,對他這個老男人刺激太深!畫面拍攝極為清晰,上面黃霏和那
個小女人的小臉,是那么的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