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方總是誰"李一南忍不住問道。
郭平把方辰的身份,和方辰差點收購了華為的事情給說了,至于去燕京搶鄭保用的事情,則略去不談。
畢竟他是先找的鄭保用,后找的李一南。
李一南技術的確不錯,比他還厲害,甚至完全可以用天才二字形容,但大概因為年齡太小,其品性有些太過于自我,自傲了一些,他怕李一南知道了,心里不舒服。
聽完之后,李一南心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身價數十億,還收購了國內的老牌通信設備廠,洛州電話設備廠,現在又有如此大的手筆,的確好厲害,怪不得任總和郭平反應那么大。
過了許久,李一南突然說道:"那我覺得我們華為也挺厲害的。"
任政非和郭平相視一笑。
"任總,郭哥你們笑什么我真覺得咱們公司挺厲害的,你們想想這么大一個大老板,都想收購咱們公司。最后還是任總拒絕他之后,他才收購的洛州電話設備廠,這說明在他眼里,咱們比洛州電話設備廠還厲害,那你們說咱們公司不是挺厲害的,畢竟洛州電話設備廠以前在全國也是排名前三的通信設備廠。"李一南有些急了,連忙解釋道。
他之所以愿意來華為這種小企業,就是沖著華為的氛圍來的,至于說能有什么前途,真沒想過,反正他還年輕,哪怕失敗兩年,也能承受的起。
可現在他真突然覺得華為挺有前途的,方辰的眼光就是華為未來前途的保障,他相信這樣一位身價數十億的人,不會看錯的,再加上現在華為也的確在飛快的擴張著,這又印證了方辰的眼光。
"沒有,我們也覺得公司挺厲害的,只是這話之前任總說過了。"郭平笑呵呵的說道。
那次拒絕了方辰之后,任總就是拿跟類似的話,安慰他和胡厚昆的,但是聽多了,傻子也能覺察出來哄人的味道,更別說他倆了。
畢竟方辰的看好,跟華為必定能出頭,這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方辰的看好只能說是華為未來能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已,絕不是全部。
"方總的看好是方總的看好,我也相信方總的眼光沒有錯,但是我們不能躺在家里等著這份成功到來吧為了實現這份成功,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才行。"任政非正色說道。
郭平和李一南點頭稱是。
不過郭平有些玩味的是,李一南來的晚,所以不知道,其實之前華為上下努力奮斗的最大動力就是方辰覺得,華為以后能成為華夏第一,世界第一。
大家真沒少拿這話給自己打氣。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家才熬過了那段最難熬的,研發bh01時連工資都發不下來的日子。
只是他現在覺得,方辰已經變成了他們同行,或者競爭對手,還這樣把方辰的話奉為圭臬真的好嗎
不過轉念一想,正所謂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對手,那似乎把方辰的話當做金玉良,也沒什么毛病啊。
郭平不由的笑了。
話說完之后,任政非突然沉默了,雖然看似華為跟方辰一南一北,相隔數千里,但不僅郭平把方辰當做對手,他其實也把方辰當做對手,要不然也不會托人關注方辰。
他知道,公司里其實一直都有種聲音,包括那幾個股東,他們的心中都在質疑,質疑他任政非,為什么不把公司賣給方辰,這樣的話,大家也不用過的那么辛苦了,如果華為有了方辰的投資,那是真有可能成為什么華夏第一,世界第一。
并且也算是直接消除了一個龐大且有力的競爭對手。
對于華為來說,方辰太過于龐大了,甚至已經到了不可戰勝的地步,沒人愿意與方辰為敵。
這段時間他之所以如此的努力,比以前還要加倍努力,就是為了讓這種質疑聲閉嘴,讓大家知道,華為在他任政非的帶領下,也能取得巨大的進步。
現在華為的確是有所起色了,員工翻了將近一倍,銷售額預計比去年全年能高三四倍,這都是他對那些質疑的反擊,是他對自身能力的最好證明。
證明他的選擇沒錯,不需要方辰,他任政非也可以把華為帶領到華夏第一。
可是現在報紙上傳來的消息,卻直接給他當頭一棒,每年一千萬的捐款,五千人的學徒工,無不如同重錘一般狠狠砸在了他的心臟上。
每年的捐款比華為自身的總資產都高,五千人的學徒規模更是一個讓人無法攀登的大山。
如果方辰一旦消化了這些學徒,然后再加上洛州電話
設備廠本身的職工,擎天通信的職工規模就要膨脹到七八千人之多。
這樣一來,要是僅僅算職工人數的話,擎天通信已經是國內第一的通信設備廠,職工人數比燕京有線電廠和申城貝爾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