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宋額頭上已略略見汗了,安西的事情本來就和他無關(guān),如果只是為了談安西,李適根本就不會把他召回京城,如果自己沒有猜錯,李適其實是想和自己談河西之事。
李適負(fù)手走到窗前,望著天空緩緩道:“朕這段時間終于想通了一件事,大唐社稷究竟在哪里?在西域還是在中原,應(yīng)該是在中原,西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就像一個人連飯都吃不飽,卻整天想著穿什么樣的衣服,住什么樣的豪宅,是不是有點可笑?”
“陛下,中原是大唐的社稷,西域同樣也是大唐的社稷,它絕不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絕不能放棄它!”
李適心里終于有點不耐煩了,“那朕就直說了吧!朕決定從河西調(diào)回一萬軍隊補充中原戰(zhàn)場,本來朕直接下旨就行了,但考慮到你的情緒,所以朕把你召回京城,當(dāng)面和你商量?!?
“陛下——”
李適不耐煩的擺擺手,“朕知道你想說什么,你補充安西的三千軍隊必須調(diào)回來,這樣沙州和甘州各有一萬軍隊,足以應(yīng)對沙陀軍隊的挑戰(zhàn),另外,河西已歸于平靜,這幾年暫時不會有戰(zhàn)事,所以朕只能給你一萬軍隊的給養(yǎng),另外一半你自己想辦法?!?
“陛下已經(jīng)決定了嗎?”
李適語氣有點變冷,“朕已經(jīng)決定了!”
郭宋心中萬般無奈,只得點了點頭,“既然陛下已經(jīng)決定,臣只能遵旨,只是希望陛下不要忘記,安西還有一群老兵,幾十年忠心耿耿地為大唐保衛(wèi)疆土。”
說到這,郭宋的聲音有點哽咽了。
李適臉上卻一臉冷漠,郭宋的悲情絲毫沒有打動他。
.........
郭宋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紫宸殿,李適對西域的態(tài)度徹底變了,冷漠得讓他心中結(jié)冰,天子真的決定放棄安西了嗎?還是單純地以為吐蕃國力枯竭,無力再入侵大唐?
“賢侄,郭宋!”后面忽然有人喊他。
郭宋一回頭,只見一名官員匆匆走過來,竟然是郭曜,郭子儀的長子。
郭宋連忙上前行禮,“大伯,好久不見了?”
“賢侄怎么在這里?”
“我奉天子宣召進(jìn)京,剛剛才見了天子,世祖身體怎么樣?”
郭曜心情沉重地?fù)u搖頭,“很不好,御醫(yī)已經(jīng)讓我們考慮后事了。”
“?。∵@么嚴(yán)重?!?
郭曜嘆口氣,“剛開始我們也接受不了,但后來也慢慢想開了,賢侄這兩天何時有空,他老人家很想你?!?
“我現(xiàn)在就去!”
“那最好了,正好也放朝了,你跟我一起回府?!?
郭宋跟隨郭曜出了宮門,登上郭曜的馬車,楊駿去園宅了,趙秀跟隨馬車一起前往郭府。
馬車?yán)?,郭曜問道:“剛才我見賢侄背影,感覺你好像心事重重,見天子不順利嗎?”
郭宋點點頭,把和李適會面的情況告訴了郭曜,郭曜沉默片刻道:“聽說聽說天子前不久派侍衛(wèi)去河北調(diào)查情況,侍衛(wèi)帶回來的消息對他打擊很大?!?
“河北的情況很不妙?”郭宋問道。
郭曜苦笑一聲道:“這么說吧!朝廷以為河北還屬于大唐,但實際上,各藩鎮(zhèn)已經(jīng)事實上獨立了,只是不想撕破臉,沒有自封為王,也沒有稱帝罷了,以前天子還抱住一絲僥幸,以為河北藩鎮(zhèn)只是權(quán)限過大而已,哪知道侍衛(wèi)調(diào)查回來,徹底把他的僥幸粉碎了?!?
“但削藩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至少要幾十年時間,我就擔(dān)心朝廷最后水稻種不出了,麥田也荒廢了?!?
“賢侄,去年馬璘病逝后,朝廷的安西派就徹底瓦解了,原本支持西域的官員貶的貶,調(diào)的調(diào),段秀實被架空,支持收復(fù)沙州的韓滉貶去浙江,就連比較中立的李泌也去了劍南,不知什么時候能回來,現(xiàn)在安西和北庭兩個詞在朝中很忌諱,誰敢亂說話,傳到楊炎耳中就被貶職,這是大勢,短時間內(nèi)改變不了?!?
不多時,馬車在郭府大門前停下,郭宋跟隨郭曜進(jìn)了府門,一直來到后宅郭子儀病房內(nèi)。
郭宋默默注視著正在喝藥的老人,他臉色蠟黃,瘦骨嶙峋,看得出,老人已經(jīng)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刻。
郭曜走上前低聲說了幾句,郭子儀呆了片刻,渾濁的目光才慢慢向郭宋掃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郭宋連忙走上去,握住了老人的手。
“好孩子,你回來了?”郭子儀吃力笑道。
郭宋點點頭,“我來看望世祖?!?
郭子儀向房間其他人揮揮手,侍女和幾個子孫都退下去了,房間里就只剩下他們兩人。
郭子儀聲音很微弱,郭宋將耳朵貼到他嘴邊,才聽郭子儀問道:“他是不是要放棄.....安西?”
郭宋不知該怎么回答,但他還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