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剛用罷午膳,正在品茶,就聽梁九功來報,玉柱到了乾清宮外。
"哦,今兒個第一天上任,事兒不多嘛。"康熙還沒意識到,出事了,信口笑了笑。
"萬歲爺,奴才好象覺得玉柱的氣色不怎么對勁。"梁九功上次吃了個大悶虧,自然要想辦法扳回來。
"哦,氣色不對啊"康熙忽然沉下了臉,冷冷的說,"不省心的太多了。"
一旁的魏珠,就這么眼睜睜的看著梁九功給玉柱上眼藥,卻沒有絲毫插手的意思。。
在皇帝的跟前,稍微露出和玉柱有瓜葛的跡象,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魏珠才不傻呢。
更何況,皇帝的那句不省心,恐怕是已經(jīng)猜到了什么吧
玉柱進(jìn)了靜心齋后,行禮起身,一如往常的陪著老皇帝下棋,只字未提被押在皇宮門口的德永。
三局圍棋下完,玉柱再次輸?shù)皿@心動魄,老皇帝心里很美,就信口問他:"聽梁九功說,你的氣色不太好"
玉柱把頭一低,眼圈也猛的一紅,卻忍住了沒哭,一副十分委屈的樣子。
康熙的好心情,隨即到此為止了,他沉聲問玉柱:"出了何事"
"老爺子,我不過就是想替國庫多收點(diǎn)銀子罷了,有人就敢仗勢欺人,第一天就頂撞得讓我下不來臺了。"玉柱死死的咬住了仗勢欺人這四個字。
守在門邊的魏珠,暗暗點(diǎn)頭不已, 類似玉柱的這種告狀手段, 才叫作是真正的高明。
有些傻蛋, 連刁狀都不會告。專門拿著貪污受賄這些破事兒,咬著不放,還以為占著了大道理。
這都是蠢蛋!
玉柱壓根就不提貪污受賄的破事兒, 而是,直戳老皇帝最敏感的軟肋。
國庫需要大量的銀子, 有人第一天就敢當(dāng)眾頂撞, 去幫老皇帝搞錢的玉柱, 這不是仗勢欺人又是什么
再細(xì)想下去,仗著誰的勢呢
左太子, 右八爺,肯定離不開這兩個不省心的兒子啊!
奶公凌普被拿下后,太子胤礽最近消停多了。
魏珠人不出宮, 就猜得到, 必是老八的人氣焰大漲, 得罪死了玉柱。
此所謂, 大太監(jiān)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也。
"你既是欽差, 又有王命旗牌,怕什么"
康熙臉上顯得很平靜,但是, 梁九功卻心里有數(shù),這顯然是暴風(fēng)雨前的短暫寧靜。
"回萬歲爺, 臣摘了他的頂戴,也帶來了, 就在東華門外。"玉柱忍了一個多時辰,這才說了真相。
門口的魏珠, 暗暗點(diǎn)頭不已,玉柱的告狀手段,實在是高家莊的高啊!
玉柱明明受了大委屈,卻絲毫不露痕跡的先陪著萬歲爺下棋,讓萬歲爺享受到了午膳后,難得的悠閑時光,這是大大的有孝心啊。
很多傻瓜, 自以為占了道理,也不管是否敗壞了君父的好心情,徑直就來告狀。
那就屬于典型的,只考慮自己的事, 而不管皇帝的死活了。
你都不把皇帝的好心情當(dāng)一回事兒,皇帝能把你的事兒,擱在心上么
別做夢了!
"梁九功,去把紅匣子里最上頭的第一份奏折拿來。"康熙完全沒有生氣的跡象,一臉的平靜如水。
但是,魏珠恨不得把腦袋哈進(jìn)褲腰帶里去,當(dāng)個透明人算了。最好是,肋下生出雙翅,迅速的飛離,這間令人快要窒息的靜心齋。
梁九功去把奏折拿來后,康熙提起朱筆,毫不遲疑的在奏折上,批了一行刺目的紅字:著七阿哥胤佑,將阿靈阿拿交刑部,從重議罪,欽此。
老七其實很早就被叫來了,被皇帝賞了頓豐盛的午膳,并一直等在乾清宮旁的西暖閣內(nèi)吃茶呢。
魏珠過來傳了皇帝的口諭,老七打開上諭一看,不由大吃了一驚。
從時間上看,玉柱遞上彈章的時候,距離轉(zhuǎn)任崇文門監(jiān)督的現(xiàn)在,這中間至少隔了兩個多月。
皇上一直忍到了現(xiàn)在才對阿靈阿動手,很顯然,忍無可忍的要敲打老八了。
老七沒在靜心齋里,自然還不清楚,皇帝這是把對老九的怨氣,遷怒到了阿靈阿的頭上。
實際上,也就是撒到了老八的身上。
別人不清楚,魏珠心里明白的很。玉柱是去替萬歲爺搞錢的,老九卻天天都在掏空朝廷的財源基礎(chǔ),竭盡全力的替老八搞錢。
老九搞來的錢,都被老八拿去收買大臣了,萬歲爺又不是昏君,怎么可能無動于衷呢
魏珠回去交旨后,老皇帝看著站得筆直的玉柱,忽然笑道:"我原本以為,你會鬧脾氣,不干了呢。"
玉柱紅著眼圈說:"微臣是替皇上當(dāng)差,受了委屈,來訴過之后,就算過去了。該回去接著替您當(dāng)差,還必須照舊,豈能輕易就鬧脾氣,撂挑子呢"
門邊的魏珠,大感佩服。如此的忍辱負(fù)重,以萬歲爺?shù)娜屎裥宰?豈能不賞
"撂挑子"康熙沒聽過這個詞,不過,以他的淵博學(xué)識,仔細(xì)一琢磨,也就明白了。
"很好,國之棟梁,當(dāng)如是也。"康熙史無前例的拉著玉柱的手,問清楚了德永的種種不堪表現(xiàn)后,當(dāng)即吩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