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吃人的社會,皇帝的名字,屬于絕對的禁忌,必須避諱。
比如說,玄燁的玄,不管是奏折里,還是在民間的書籍里,最后那一點,都必須要缺筆。
不缺那一點,就是大不敬之罪,輕則死全家,重則夷三族。
康熙的名字是玄燁,不管是玄,還是燁字,凡是讀音相同的名字,都必須改名,此所謂國諱也!
軒字,雖然不讀玄,卻和玄字的讀音有幾分相近。
本著避諱無小事,絕對不能惹禍的邏輯,在康熙朝沒人敢取這個名字,小名也不敢!
除非,皇帝親口賜名!
既然康熙親口賜下了小名,玉柱的嫡長子,從此就叫軒哥兒了!
這可是極其榮耀之事!
因為,除了給兒子們?nèi)∶?康熙的近百個皇孫之中,也就極少數(shù)幾個,才享有皇祖親自起名的特殊待遇。
魏珠心里明白得很,這是萬歲爺在變相旳補償玉柱呢。
畢竟,從木蘭圍場的行宮出來,玉柱不僅被剝奪了兵權(quán),還倍受冷落。
可是,玉柱呢,不僅十分聽話,而且毫無怨懟之心。
皇帝疏遠了玉柱一段時間,再次見面后,玉柱依舊待皇帝格外的親近,這就極為難得了!
和唯一健在的親舅舅見了面,康熙來了興致,一聊家常話,就忘記了時間。
到了用晚膳的時候,康熙索性就叫了佟家的祖孫三個,陪他一起用膳。
然而,說是一起用膳,康熙給佟國維賜了座后,隆科多和玉柱就只能站在佟國維的身后,伺候他老人家用膳了。
禮法森嚴,豈有與父祖同坐之理
佟國維已經(jīng)六十六歲了,牙口不好,嚼不動太硬的東西。
幸好,天氣不冷,被太監(jiān)們提前試過毒的菜肴,尚有余溫。
隆科多一手拿碟子,一手拿筷子,老是夾一些佟國維嚼不動的大肉,可把佟國維氣壞了。
其實呢,玉柱才是替佟國維夾菜的主力軍。
康熙注意到,玉柱就比隆科多體貼入微多了,他總是替佟國維夾一些嚼得動的嫩青菜。
早就吃膩了宮廷御膳的康熙,倒是很喜歡佟家的菜式。
隆府里頭呢,隆科多是肉食動物,李四兒害怕長胖發(fā)福只吃青菜,玉柱則是半青菜半肉食的以清淡為主,他妹妹玉煙也是肉食動物。
所以,隆府的菜式,稱得上兼收并蓄了。既有滿人的大肉,也有江南的特色小菜,康熙吃得還算是滿意。
膳罷,聚在一起喝茶閑聊的時候,康熙忽然問玉柱:你有何打算呀
皇帝這么一問,不管是佟國維和隆科多,心里的那根弦,猛的抽緊了。
可是,當著皇帝的面,他們又不敢給玉柱使眼色,只能聽天由命了。
玉柱的心里明白著呢,他笑著說:回老爺子,說正經(jīng)的,我想回翰林院了。修修書,編編史,也有工夫孝敬著瑪法和阿瑪。
既然莫名其妙的遭了忌諱,玉柱索性躺平了!
這是明擺著告訴康熙,我玉柱沒有太大的權(quán)力欲,該享福的時候,就去享福,絕不戀棧權(quán)位!
經(jīng)玉柱這么一提醒,康熙想起來了,眼前的這個小子,屬于是翹衙的老慣犯了!
別人都是按時準點的上衙,玉柱只要沒緊要的差事,就敢睡到天光大亮才起身。
嗯,戶部現(xiàn)審處老是出紕漏,你去當總辦郎中吧。康熙這話一出口,佟國維和隆科多都不禁心下暗喜。
戶部現(xiàn)審處,管著所有旗人的民事和財產(chǎn)糾紛。
八旗之中,諸如,分家產(chǎn)不公啊,借銀子不還啊,旗人和漢人之間的經(jīng)濟和財務(wù)糾紛等事務(wù),都歸戶部現(xiàn)審處管轄。
戶部之中,別的部門,包括八旗俸餉處在內(nèi),都是正五品郎中管著事兒。
然而,戶部現(xiàn)審處的總辦郎中,卻一直是從四品的旗人擔任,位高于諸郎中也。
更令人驚喜的是,康熙又說:你擊破了羅剎人的巢穴,立下了赫赫軍功,就賜爵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吧,準世襲罔替。
佟國維趕緊跪下了,顫顫巍巍的說:奴才替玉柱叩謝主子爺天恩。
主子爺,您待我們佟家人,可真的是格外的優(yōu)遇啊。隆科多說的話,就是格外的中聽。
謝皇上隆恩。玉柱也趕緊的謝了恩。
這么一來,佟家一門三爵,兩個一等公、一個一等男,可謂是顯赫之極!
就算是不論佟國綱那邊,單單是佟國維這一系的佟家人,也是一門兩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