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這么問案子的
雅爾江阿一張嘴,就指出是悖逆之,豈不是在提醒張明德,他說過的那些吹捧老八的話,已經(jīng)惹下大禍了
果然,張明德故意裝起了糊涂,反問雅爾江阿:小人冤枉啊,小人何曾說過悖逆之
啪。雅爾江阿猛一拍驚堂木,大聲說,竟敢不老實,來人,給本王狠狠的打。
玉柱就坐在一旁看戲,雅爾江阿既然都提醒了張明德,只要不是上酷刑,張明德肯定不敢說實話的。
果然,張明德挨了二十板子后,屁股上都血肉模糊了,還死咬著不肯招供。
玉柱冷眼旁觀,雅爾江阿的套路很深,先打了張明德,就不至于背上徇私舞弊的名目。
只是,玉柱的心里有底,張明德說過的話里,最厲害的其實是四個字:王上加白。
王上加白,可不就是個皇字么
從康熙在木蘭行宮,公開宣布廢了太子之后,八爺黨得了喜訊后,張明德就配合著老十,到處宣揚王上加白的妖。
很多人替老八感到可惜,但是,在玉柱的眼里,老八就是個政治幼稚病患者。
老皇帝剛剛廢了太子,老八就默許草包老十,領(lǐng)著張明德當(dāng)眾宣揚王上加白的所謂貴氣,這不叫造勢,而是自己作死!
再看老四,人家異常之低調(diào),啥也不說,乖乖的奉旨去看守太子了。
一廢太子之前,老四就是個偽裝得極好的太子一黨。
康熙安排老四去看守太子胤初,這其中蘊藏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了,令人回味無窮!
官場上,真正的聰明人,政治嗅覺都異常之靈敏。
有些人直到大船將傾,才醒悟過來,卻為時已晚,只能跟著靠山一起翻船了!
政治投機也好,政治投資也罷,核心就是具備審時度勢的眼光和魄力!
玉柱冷眼看著雅爾江阿的表演,嘿嘿,這位和碩簡親王,明擺著就不是個聰明人。
這都啥時候了,雅爾江阿還敢替張明德打掩護,玉柱一臉平靜的掃了眼站在身旁的塞勒。
嘿嘿,雅爾江阿的表現(xiàn),肯定會被塞勒詳細的稟報給康熙知道的。
雅爾江阿并不是個有急智的家伙,他故意當(dāng)眾演戲,不過是想拖延一下時間罷了。
因為,只要拖到了天亮之后,雅爾江阿就可以找身邊的心腹師爺們問計了。
這個時代的王公大臣們,普遍瞧不起漢人,但是,又離不開漢人里的師爺。
這個就是體制性問題了!
大清的體制是,只任命流官,卻不配備幕僚。
這么一來,造成的后果就是,官員們并不熟悉衙門里的公務(wù)流程。
衙門里本來就有的佐貳官和胥吏們,正印官又很難信得過。
時間一長,正印官們紛紛聘請師爺或是西席,幫著處理衙門里的公務(wù),或是協(xié)調(diào)諸衙門之間的關(guān)系。
這個時代的師爺,還承擔(dān)著異常重要的職責(zé),即幫著東翁和手下人彼此勾兌著,暗中大撈好處。
比如說,張三犯了事,被抓了。他的家人,就按照慣例,使銀子打點好衙門里的師爺,由師爺上下其手的幫著周旋,從而達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至高境界。
有錢能使鬼推磨,就是這么傳開的!
雅爾江阿問了半天,都沒有撬開張明德的嘴巴。
玉柱明明知道其中的貓膩,卻一直閉著嘴巴,就是不吭聲。
開什么玩笑,雅爾江阿不僅僅是鐵帽子親王,更是大權(quán)在握的御前大臣,玉柱犯得著現(xiàn)在就打草驚了蛇么
玉柱料定,以康熙多疑的個性,肯定會私下里,分別問他和塞勒的。
朝堂之上的斗爭,并不只有打打殺殺,更多的是,人情練達,世情通透。
玉柱若是輕舉妄動了,以雅爾江阿的權(quán)勢和地位,他暗示手下的心腹,干脆將張明德打死了,康熙又能如何
要知道,雅爾江阿可是鐵帽子親王呢。
按照韃清的規(guī)矩,雅爾江阿只要不犯謀逆之大罪,頂多也就是被奪爵罷了,不可能掉腦袋的。
果然,雅爾江阿無功而返之后,康熙先問了塞勒,再找來了玉柱。
張明德死活不肯開口,朕信得過你,不管你用任何手段,只須撬開他的嘴巴即可。
康熙對雅爾江阿很失望了,又迫切想知道,張明德的肚子里裝了些什么牛黃狗寶
玉柱等的就是這一刻,哼哼,他的失勢,歸根到底,就是雅爾江阿暗中在康熙的跟前,進了讒。
雅爾江阿一直以為,玉柱還蒙在鼓里。
玉柱呢,不過是故意裝傻罷了,靜待報復(fù)的好時機!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時候既到,做了初一的雅爾江阿,就別怪玉柱下黑手,狠狠的陰他了!
(ps凌晨有加更,等不及的,就早上看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