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定神一看,就見吳琠單獨跪在了一側,和滿洲親貴們,可謂是涇渭分明。
回皇上,臣李光地,附議。李光地故意說得很含糊,卻是跪到了吳琠的這一側。
說句心里話, 李光地后悔的要死。
他遲遲不肯表態,其實是算計得,太過于精明了。他想再等一等,等滿洲親貴們都表了態后,再順勢表態,就可以收割巨大的政治好處了。
沒想到,吳琠這個老東西, 居然又比李光地快了半拍。
吳琠占得這個機先, 別看只快了半拍,收獲卻是大得沒了邊啊!
回皇上,臣張廷玉,附議于玉柱。這時,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張廷玉,也主動站到了玉柱這一邊……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玉柱的這一邊, 人也越來越多,卻幾乎全是漢臣。
整個太和殿內, 南書房諸臣,和滿洲親貴們,按照屁股決定腦袋的原則, 站到了各自應該站的隊伍里。
玉柱深深的看了眼張廷玉,這家伙很會選擇站隊的時機。
太早了, 張廷玉的資歷不夠,很可能頂不住滿洲親貴們的狂風暴雨。
太晚了,又撈不到可觀的政治利益。
張廷玉,選擇在李光地的后頭, 站出來支持玉柱,恰好合適。
吳琠是首席漢臣大學士,不僅資歷甚深,而且還是能力超群的南書房第一重臣。
不客氣的說,在康熙刻意打壓滿洲親貴的大背景之下,吳琠才是本朝真正意義上的首相!
有吳琠在前頭頂風抗雨,張廷玉的政治投機,并無太大的風險可,收益卻是巨大的。
因為, 除了吳琠和李光地之外,小螞蟻一般的張廷玉, 居然占據了年輕官員們的頭把交椅。
玉柱比誰都清楚, 康熙是個既當且立的表子皇帝。
也就是說,復立胤礽為皇太子的過程, 最好是能夠和平落幕,皆大歡喜。
其中的核心是,讓康熙轉的這個急彎,不至于太沒面子。
于是,玉柱也挺身而出,緩步走到了貝子蘇努的跟前。
蘇努,爾之達瑪法,公然忤逆君父。你這種不忠不孝之徒的后人,有何顏面立于朝堂之上玉柱一張嘴,就毀滅了蘇努的人格。
好家伙,罵人誅心,玉柱此話一出口,等于是徹底的揭開了蘇努的舊傷疤。
蘇努的曾祖父,乃是老虜努爾哈赤的長子,貝勒褚英。因詛咒老虜早死之罪,褚英被努爾哈赤幽禁并處死了。
沒辦法,蘇努僅僅是個貝子而已,玉柱果斷的向他砍出了第一刀。
柿子,從來都是撿軟的捏!
也活該蘇努倒霉了,誰叫他站錯了隊呢
皇上,類似蘇努此等罪孽深重之徒,竟然有臉列于朝堂之上,奴才實在是羞與為伍!
玉柱把話說完了之后,站起身子,大踏步的往太和殿外走去。
哇,所有人都被玉柱的驚人舉動,徹底的驚呆了!
吳琠暗暗點頭不已,兩軍交戰之時,氣勢顯得格外的重要!
氣勢這玩意,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確實存在!
李光地暗暗嘆了口氣,康熙命他暗中傳達復立胤礽為太子的消息,他故意裝了傻。
如今,李光地的站隊,不過是將功贖罪罷了。事后,他可以撈到手的好處,即使有,只怕也很有限了。
但是,玉柱當眾玩得這一手將軍抽車之計,高明的令人頭暈目眩。
即使是李光地這種老狐貍,也不得不暗暗挑起大拇指,贊曰:牛魔王的牛!
革去罪人之后蘇努的貝子爵,著玉柱將其拿交宗人府,重重治罪!康熙順勢輕輕的一推,蘇努就被玉柱坑進了萬丈深淵。
既然玉柱主動遞來了天梯,康熙如果接不住的話,那就活該被八爺黨們擠兌死了。
康熙整人的手法,實在是老辣得很,他故意不提貝勒褚英,而以罪人代替。
本來往外面走的玉柱,得了康熙的吩咐之后,又轉過身子,叫來侍衛們,拿下并拖走了蘇努。
堡壘永遠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看似鐵板一塊的八爺黨,實際上,內部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
六國玩不過秦國,不是綜合實力問題,而是都怕便宜了別人的自私心態問題。
所以,玉柱整倒了蘇努之后,徑直走到了老十的跟前。
十爺,在諸位皇子阿哥之中,就數您最不喜歡讀書。不讀書,怎么可能明理呢玉柱也不等老十反應過來,就又跪到了御座臺下,大聲說,稟皇上,皇十子有些犯糊涂了,應該回府閉門讀書。
康熙在盛怒之后,經玉柱收拾蘇努的提醒,已經徹底的清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