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噶什樂意跟著玉柱賭一把呢
邏輯其實也并不復雜。
玉柱是康熙身邊的大紅人,他的全家老小都在朝廷的手心里,而且,玉柱的老部下,只有區區八百名而已。
帶著這么點人去謀反
哈哈,別笑死人了,好吧
必須承認,噶什很有眼力界,看得也很準!
玉帥,您就放心吧,小的們訓練有素著呢。噶什又不是傻蛋,他的部下炮甲們,若沒有幾把刷子,安敢跟著玉柱來送死。
八百人,擱到現代,已經是一個團的編制了。
玉柱也不是軍事菜鳥了,他心里非常有數,阿進泰肯定會分兩翼進攻的。
只要是稍微有點經驗的騎兵統帥,一般情況下,都不太可能指揮騎兵們,正面沖擊步軍的嚴密方陣,而會采取包抄側翼的策略。
空心槍陣,四面皆可迎敵,玉柱其實是不擔心的。
只是,噶什的炮甲兵們,只有五門子母炮。玉柱只可能把炮甲兵當作是機動兵力使用,根據敵軍來襲的方向,再臨時把炮甲們擺過去。
比較有利的是,子母炮都只有幾十斤重,且固定在炮車上,推動起來十分輕便。
必須承認,在歷次大清和準噶爾的戰爭之中,便攜且威力尚可的幾百門子母炮,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但是,也正因為這種暫時的有效性,蒙蔽了康熙的雙眼,讓大清主動放棄了野戰大口徑火炮的技術進步。
隨著敵人騎兵們的快速逼近,玉柱清晰的感受到,腳下的地面,顫動的頻率越來越密集了。
呂武放下手里的單筒望遠鏡,說:沖過來的敵軍,至少有千人以上。
馬青方點點頭,說:玉帥,看樣子,阿進泰這是想一戰就擊潰了咱們。
騎兵作戰,不可能是小說里寫的那種,幾萬人一起沖鋒的豪華場面。
狹小的作戰地域,就已經決定了,完全擺不開這么多人。
以玉柱的作戰經驗,千人左右的騎兵集團沖鋒,已經是一個波次沖鋒的極限了。
呂武,你去指揮左翼。馬青方,你去指揮右翼。玉柱果斷的下達了命令。
一個團的方陣,玉柱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有人在左右兩翼,就近予以指揮。
嗻。呂武和馬青方接令之后,分別拍馬去了左右兩翼。
玉柱的手里有單筒望遠鏡,就等于是有了作弊的神器,這是科技賦予戰爭的巨大力量!
阿進泰的騎兵沖鋒隊伍,推進的很快。但是,玉柱有了單筒望遠鏡的加持,很快發現了敵軍的突擊目標,果然是側翼。
敵人的側翼,也就是玉柱的正面。
玉柱看清楚了敵人騎兵已經開始全力加速了,便果斷的下達了命令。
第一排,蹲下。第二排,半蹲。第三排,準備。
這是玉柱總結出來的實戰經驗。
英國的龍蝦兵,展開線列進攻的時候,每一個批次總共就三排線列。
線列太多,不僅無用,反而很容易干擾自己人的行動。
在玉柱的左右,各站了兩名聽力賊好,且嗓門大的傳令兵。他們負責把玉柱的命令,傳達到整個線列的每個角落。
這一次,玉柱的部下們,全是經歷過線列對射的老兵了。
排隊槍斃的戰術,對戰士們的心理素質,肯定是極大的考驗。
經過殘酷對射的戰斗洗禮之后,戰士們即使還有些緊張的情緒,卻也僅僅是握緊了手里的步槍而已。
馬力其實是很有限的,阿進泰派出的第一波次突擊騎兵,直到兩軍相距大約500米的時候,才陡然開始加速。
單筒望遠鏡里,玉柱看得很清楚。
向他沖過來的騎兵,并不是大清的八旗兵,而是蒙古人。
玉柱點了點頭,向清軍發起進攻,阿進泰若是使用熱河的八旗騎兵,那才是腦子進了水。
隨著敵軍越沖越近,玉柱沉聲下令:第一排舉槍!
滑膛槍,準頭極差,必須依靠排隊槍斃,才能獲得可靠的殺傷密度。
第一排,射擊!
當大隊敵騎沖進了一百米線后,玉柱果斷的下令開火。
啪啪啪啪……清脆的槍響聲,拉開了近代陸軍和老式騎兵部隊,全面對抗的序幕。
熏死人的白煙,騰空而起,將第一排線列籠罩進了繚繞的煙霧之中。
第一排,裝彈藥。
被遮擋了視線的玉柱,絲毫也沒有遲疑,接著下令:第二排,舉槍,射擊!
第二排,裝彈藥。
第三排,舉槍,射擊!
白色的煙霧繚繞之中,騎在馬上的玉柱,也看不太清楚敵人的傷亡情況。
狹路相逢,只要線列潰散,就是全軍覆沒之局。
玉柱沒辦法想太多,只是有規律性的,周而復始的命令部下們,開槍殺戮敵人。
(ps:回晚了,凌晨還有更,等不及的就早上看吧。求賞幾張月票。)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