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進了清溪書屋,拜見了康熙。
康熙揚了揚手里的折子,說:南城察院參了你一本,說你仗勢欺人,抓了他們一百多人
玉柱在康熙的跟前,從不藏著掖著,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完整的說一遍。
末了,玉柱嘆息道:老爺子,我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惡氣。
畢竟還是年輕人,容易沖動!
康熙瞥了眼玉柱,不僅沒有發怒,反而覺得,玉柱若是忍住了,沒有報復南城察院,那個心機就太深沉了。
你身為朝廷大員,居然挾私報復,成何體統康熙板著臉訓斥玉柱。
奴才有罪,請萬歲爺責罰。玉柱趕緊伏地請罪。
去,把偏殿的地板,都擦干凈嘍。康熙冷著臉罰玉柱去做苦力,扭頭又說,叫張廷玉。
等玉柱擦完了地板,坐下喝茶的時候,魏珠湊過來,小聲透了口風:柱公,南城巡城御史,已經罷了職,拿交刑部治罪。
玉柱早就心里有數了,他是康熙交托兵權的心腹,南城御史不過是隨時可以替換的惡犬罷了,孰輕孰重,還用問么
凡是都要講道理嘛!
南城察院,先動的手,居然抓了玉柱的人不放,簡直是豈有此理!
在這個吃人的社會,衙門之間扯皮打架,官司打到御前,總繞不過去三種情況:不是主動挑釁的一方,就占著理兒;由于簡在帝心,皇帝基本上要拉偏架;沒出人命的,就叫有節制。
實際上,康熙心里明白的很,如果沒有人在后邊推波助瀾,區區南城御史而已,怎敢和玉柱對著干
反過來想,拿掉了玉柱,對誰最有利
這不是和尚頭頂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兒嘛!
玉柱身上的小毛病,確實不少。諸如,喜歡早退,好色,愛錢,還總喜歡討價還價。
然而,本質上,玉柱是忠誠可靠的純臣,妥妥的帝黨。
親兒子們,皆不可信的時候,康熙籠絡玉柱都來不及,怎么可能自毀長城呢
玉柱能夠坐到今天的位置上,經歷了多少磨難
尤為難得的是,玉柱當著康熙的面,從來不編瞎話,連他自己的小心思,也說得一清二楚。
事君以誠,此至忠也!
等康熙召見了老四之后,又把玉柱叫了進去。
擦地板的滋味,如何康熙面無表情的問玉柱。
玉柱涎著臉說:不瞞您說,太痛苦了,主要是腰酸的厲害。今兒晚上,只怕是沒本事收拾您賞的美妾了。當著皇帝的面,居然揉了揉腰。
小混球,嬉皮笑臉的,滾吧。康熙被氣笑了,這家伙簡直是恬不知恥,啥都敢說。
嗻。玉柱倒退著走到門邊,康熙忽然又說,木蘭秋狝,茲事體大,切不可輕忽大意,明白么
至高無上的恩赫阿木古朗汗,您就放心吧,您指哪,奴才就打哪兒!玉柱故意用的蒙語。
哦。康熙被提醒了,玉柱精通滿蒙藏漢四種語。
到時候啊,康熙陳兵于塞外,徑直用蒙語吩咐殺人,連通譯都不需要了。
玉柱回了衙門,叫來文德納,當面夸獎說:干得漂亮,這一次,咱們沒有任何后患的,斗贏了!
文德納很謙虛的說:東翁,您一直教誨下邊的人,不管辦什么差使,務必有理有利有節。門下不過是聽進去了而已,當不起您的夸獎。
玉柱點點頭,孺子可教也。
嗯,你去窯廠那邊盯著點,看看他們燒制的大水缸,進度如何玉柱明擺著要重用文德納了,文德納克制住心中的歡喜,扎千道,嗻。
京城之中,和玉柱關系最大的,不是捕捉盜賊,而是防火。
如今的京城里,家家戶戶都是木制的房子。尤其是南城的貧民區里,一戶挨著一戶,往往過道僅容一人通過。
一旦失火了,火借風勢,一燒就是一大片。
就在玉柱出生的那一年,南城的貧民區里,半夜鬧出了特大的火災。結果,燒了幾千間房子不說,還燒死了一百多人,連順天府尹都被牽連著罷了職。
一以蔽之,京城里的防火局勢,重在外城,外城又尤重南邊。
玉柱心里明白的很,真要較好的防火,南城的民居,就必須像內城一樣,戶與戶之間,隔出防火墻來。
可問題是,南城的窮人居多,強行拆出隔離的防火墻,受影響的人家,至少過萬戶。
就算玉柱是康熙的心腹寵臣,也架不住民怨沸騰。
每條胡同里,擺幾只大水缸,僅僅是臨時應急的措施罷了。
真正要解決問題,還必須人工挖渠引水。
但是,在這個老百姓素質,普遍很低的時代,即使挖了引水渠,也會變成龍須溝那種臭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