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書房隨駕的人員,有李光地、玉柱、張廷玉和方苞等十人。
老皇帝在熱河行宮避暑,并不需要日日御門聽政。
南書房的隨駕人員,采取的是,六個時辰輪值換班的制度。
每值兩個人,一名南書房行走,率領一名值南書房的官員。
通俗的說,也就是每兩天進熱河行宮里,玉柱要值班半天。
這么一來,大家都很輕松,值班的時候,精神也異常之抖擻。
這日,玉柱帶著張廷玉在值房里上值。
忽然,王朝慶喘著粗氣跑進南書房,大聲傳旨:皇上口諭,著玉柱和張廷玉進里頭見駕。
所謂的里頭,就是煙雨樓。
自從熱河行宮初成之后,康熙只要來了這里,就要住進煙雨樓里。
煙雨樓內,四面環水,三面抱山,北方來的山風恰好透樓而過,甚是涼爽。
熱河避暑山莊里邊,最涼爽的位置,其實是如意洲。
只是,康熙為了告訴天下人,他乃是純孝的皇帝,如意洲便成了皇太后的地盤。
康熙自己則住進了煙雨樓內的青陽書屋里。
實際上,南書房的值房,就和青陽書屋隔了堵高高的宮墻,以及一條環繞的小護樓河。
玉柱帶著張廷玉,遞腰牌,進了煙雨樓的宮門,朝著青陽書屋那邊走去。
他想干什么咒朕早死么隔著老遠,就聽見了康熙的咆哮聲。
玉柱和張廷玉,彼此對視了一眼,卻又不約而同的繼續往里走。
沒辦法,皇帝叫他們來,肯定是要頒旨的,哪怕挨刀子,也只能進,不可能退。
御前副總管劉進忠,明明看見玉柱和張廷玉來了,卻不敢馬上進去通稟。
王朝慶卻沒辦法,他是去傳旨意的,必須要進去交旨。
張廷玉對宮里的這些大太監的底細,一向漠不關心,玉柱卻是門兒清的。
王朝慶和劉進忠,都是康熙五十年以后,新提拔起來的御前副總管。
他們兩個與趙昌、魏珠相比,至少年輕了二十歲以上。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顯然是要接趙昌和魏珠的候補大總管人選。
叫他們進來。隨著康熙的一聲吩咐,王朝慶又出來,把玉柱和張廷玉叫了進去。
臣兒玉柱,恭請汗阿瑪圣安。
微臣張廷玉,恭請皇上圣安。
起吧??滴跻娏擞裰?莫名其妙的有種心安的感覺。
張廷玉聽見玉柱對皇帝稱呼,心里莫名其妙的很隔應。
臣兒,汗阿瑪,怎么聽,怎么都覺得別扭??!
張廷玉盡管已經聽過幾次了,依舊覺得很不舒服。
只是,張衡臣的城府,一向極深,真正做到了慎獨二字,外人看不出任何端倪罷了。
玉柱……呃,還是張廷玉來吧,擬旨,著皇八子胤禩,來熱河行宮見朕??滴踉鞠虢杏裰鶖M旨的,只是用慣了張廷玉,干脆還是叫了他。
是。張廷玉心下多少有些得意,皇帝的大助手,豈是浪得虛名的
但是,張廷玉的得意并沒有維持多久,立即就被擊得粉碎。
小混蛋,楞著干什么自己搬凳子來坐啊。盛怒中的康熙,依舊對玉柱親熱無比,這令張廷玉很無語,也很受傷啊。
玉柱見康熙的臉色不太好,又說的是老八的事兒,他沒敢回嘴,老老實實的自己搬了個錦凳,擺到了距離康熙六尺遠的一側。
康熙被玉柱的謹慎給逗得氣笑了,忍不住罵道:小混蛋,你離那么遠干嘛趕緊的,搬近點。
玉柱抬起屁股,略微挪了挪錦凳,張廷玉一看,嗨,和沒挪有啥區別
再搬近點。在康熙的再三催促下,玉柱搬著錦凳,總算是挪到了距離御座三尺遠的地方。
到了這里后,玉柱打死不肯再靠近半步了,犟得很。
康熙也拿他沒轍,只得算了。
張廷玉算是看出來了,皇帝真的是拿玉柱當親兒子看了。
不對,甚至比親兒子,還要親一些。
畢竟,皇帝的親兒子們,個個不省心,恐怕都巴不得老皇帝早點歸天吧
玉柱,老八不孝,咒朕早死,該當何罪
原來,康熙的客氣,只是為了拉玉柱幫忙罷了。
玉柱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必須裝糊涂。
他趕緊起身,哈著腰說:請恕臣兒抖膽,請問發生了何事
張廷玉暗暗嘆息不已,敢這么問的人,也就是玉柱了。
就算是雍親王,恐怕也不敢赤果果的這么問吧
康熙沒好氣的瞪了玉柱一眼,怒道:老八居然喪心病狂的送來了兩只死鷹,是何居心
玉柱明白了,這是讓他去抓人,拿到如山的鐵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