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條鄉道,路況經過沙石鋪墊,不怎么顛簸。
一路上,厲元朗沒怎么說話,倒是羅陽榮不時向他介紹沿途風景,跟隨的蒼龍區書記和區長也做著補充。
一個多小時后,車隊開進銀龍鎮。
鎮委書記和鎮長,率領全鎮領導班子成員,早已等候在鎮政府大門前。
中巴車停穩后,厲元朗在上官港、羅陽榮等人陪同下,步行下車,與在場的鎮里官員握手致意。
可他并沒有去鎮政府休整,而是直接要求,去泥石流毀壞現場看看。
于是,三十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走在銀龍鎮的大街上。
引來四周的居民駐足觀瞧。
走在隊伍正中間的厲元朗,不時和百姓招手打招呼。
有時候也停下腳步,與擺攤的攤主聊幾句。
感覺這些人對答如流,好像事先準備好草稿一般,使得厲元朗瞬間索然無味。
銀龍鎮不大,一條主街不到二十分鐘,就走完了。
說話間,隊伍到達位于全鎮西側的一片區域。
在鎮領導引導下,大家走上一塊高地。
鎮長指著不遠處介紹,那里就是去年遭受泥石流侵襲之地。
遠遠望去,只見一片荒蕪之地,被沖刷出的溝壑縱橫交錯,仿佛大地的傷痕,訴說著那場災難的慘烈。
然而,在這片廢墟之上,卻已經看不到任何救災重建的痕跡。
厲元朗的眉頭微微皺起,目光中透露出疑惑與不滿。
他轉身看向陪同的鎮委書記和鎮長,沉聲問道:“這就是去年泥石流災害的現場嗎?救災款都用到哪里去了?”
面對省委書記的指責,鎮委書記和鎮長絲毫不慌亂。
鎮委書記首先說道:“厲書記,考慮到這里地勢低洼,不適合居住。我們選了一片高地區域,為受災戶興建了新房屋。”
“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下,全鎮上下齊心協力,共同參與了災后重建工作。新房屋的建設不僅符合安全標準,還充分考慮了居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便利。”
“同時,我們也對受災區域進行了生態修復,種植了樹木和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并逐步恢復生態環境。”
“目前,大部分受災戶已經搬入新居,開始了新的生活。”
“厲書記,您可以隨我們去新居區域看看,實地了解一下我們的工作成果。”
厲元朗聽后,神色稍緩,點了點頭。
在鎮委書記和鎮長的帶領下,一行人離開高地,前往新居區域。
沿途,厲元朗不時詢問關于災后重建和救災款使用的情況,鎮委書記和鎮長都一一詳細解答。
新居區域位于鎮東北側,一片嶄新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列著。
鎮領導引著厲元朗一行人,走進一受災戶家中。
這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
年輕父母,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女兒,以及年逾花甲的奶奶。
一棟二層小樓,裝修得富麗堂皇,還非常干凈整潔。
院子里靠墻角的地方,停著一輛小轎車。
厲元朗落座后,觀察房子情況,并對男主人說:“看起來,你們的生活過得蠻不錯,有房有車。”
男主人拘謹的笑了笑,使勁搓著雙手說:“多虧省里和鎮里的關心幫助,讓我們過上幸福生活。”
厲元朗回應說:“政策好,也需要你們的辛勤付出。”
男主人表示贊同,繼續說道:“是啊,現在政策好,鎮里的領導也實心實意為我們著想。災后重建,不僅給我們建了新房,還幫助我們恢復生產,讓我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厲元朗滿意的點了點頭,提出可以參觀一下他們的房子嗎?
男主人略顯猶豫,眼神不自覺的瞟了一眼鎮委書記和鎮長。
這一細微動作,卻沒逃脫厲元朗的火眼金睛。
冥冥中,冒出一絲預感。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