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堯佐笑呵呵走出來,范少郎真是神童啊!不如我再來考考你。
包拯心中警惕起來,這個張堯佐絕沒有安好心,他剛要出阻止,王安石卻輕輕拉他一下,給他使個眼色。
包拯順著王安石目光望去,只見范仲淹面帶笑容地望著自己孫子,目光中對他充滿了期待。
包拯立刻不再吭聲,范仲淹這么信任自己孫子,自己又有什么可擔心,他也滿懷希望地向范寧望去。
范寧微微行一禮,從容不迫道:請國丈指教!
張堯佐靠女兒起家,文學粗鄙,他倒是很喜歡對聯,這也算是他唯一拿得出手的東西。
張堯佐眉頭一挑,輕拈鼠須道:我們對對子吧!我出上聯,你來對下聯,若你能對上了,我就承認你比我孫子厲害。
范寧微微一笑,從容應戰,恭敬不如從命,國丈請說!
張堯佐小眼睛慢慢瞇起,搖頭晃腦道:我府中有一幅畫,是兩只猴子在山中伐木,我就用它來出上聯,范少郎聽好了,兩猿伐木盤石山,小猴子焉敢對鋸(句)。
眾人皆怒視張堯佐,竟然借出對聯來辱罵一個孩子,簡直太丟身份了。
這時,范寧卻不慌不忙道:前幾天江淮秋雨綿綿,我在路上看見一匹陷入淤泥中,難以脫身,不如我就用這個情景對下聯,請國丈聽好,匹馬陷足淤泥河,老畜牲怎樣出蹄(題)。
下聯一出,周圍官員們頓時一片哄堂大笑,包拯笑得眼淚都出來,他豎起了大拇指,這一耳光扇得實在太解氣。
范仲淹捋須微笑,剛才張堯佐在官家面前出羞辱自己,自己不想和他計較,就讓孫子替自己扇他一記耳光是最好不過,你總不能和一個孩子計較吧!
張堯佐臉一陣紅一陣白,著實下不來臺,最后他只得脹紅老臉狠狠瞪了一眼范寧,上前拉起孫子灰溜溜走了。
趙禎也笑而不語,國丈分明是自取其辱,這也怪不了別人,他并不以為意,卻對范寧著實產生了興趣,又問道:你家鄉何處
小民家鄉吳縣蔣灣村。
趙禎點點頭,對了,你是范公之孫,家鄉當然是吳縣,你能不能再做一首描寫自己家鄉的詩
范寧無奈,只得在心中暗暗告罪,‘陸大哥,實在對不起了,再借墨寶一用。’
他略略走了幾步,在周圍無數名士高官的注目下,他緩緩吟道: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他吟誦完,大堂內頓時一片叫好鼓掌聲,歐陽修忍不住高聲喝彩,好一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絕妙之極!
范仲淹笑得合不攏嘴,這首詩一出,孫子神童的名聲就穩固了,他真的給自己長臉啊!
包拯拍了拍他肩膀,嘆息道:老范,真羨慕你有這樣的孫子!
趙禎捋須贊嘆不已,小范寧,你的家鄉這樣好,朕真的想去看一看。
陛下若去我家鄉,我下廚給陛下燒臘肉!
大堂上又一陣大笑,趙禎心中對范寧喜愛之極,他回頭問范仲淹道:為何不讓令孫考童子科
范仲淹連忙施禮,他經文底子還很弱,書法也不行,還需要時間磨練,再打幾年基礎,微臣就讓他考童子科。
趙禎注視范寧緩緩道:朕希望能早一天在朝堂上再讀到你的詩文。
范寧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趙禎想了想,便從手腕褪下一串紫翡翠手鏈遞給他,這個賜給你,另外朕再送你一個表字。
謝陛下賞賜!
趙禎沉思一下道:你叫范寧,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朕就賜你表字致遠,從今天開始,你又叫范致遠。
=======
老高很需要推薦票,煩請大家踴躍投票,老高感謝了!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