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干的
沈烈眼睛瞇了起來,目光變得森然,這個故事太長,太長了,恐怕要從儒學大興,成為一門做官的學問開始講起。
這天下的聰明人都去研究圣人,都忙著做官去了,誰還有這個閑工夫搞科技發明呀。
呵呵呵。
隨著沈烈冷笑了三聲,收拾了心情,便又苦思冥想起來,他覺得這個馬車還是差了點什么。
他雖然不懂造車,可是他見過現代化的小汽車呀。
于是乎。
沉吟了片刻。
沈烈便將工匠們召集了過來,一邊沉思著,一邊按照現代汽車懸掛減震器的樣子比劃了起來。
能不能……這樣
沈烈比劃著,詢問道:能不能在底盤上加一塊厚鐵板
想必如此一來,防震效果會很好吧。
可老工匠卻老實巴交道:會斷。
沈烈點點頭。
這個時代的冶煉技術還造不出特種鋼,按照這個時代的精鐵材料堅韌度來說。
確實會斷。
此時沈烈腦海中靈光一閃,又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便試探問道:那能不能把幾片百鍛精鐵敲成薄板,然后綁在一塊兒
似乎,好像現代汽車的減震器就是這樣式兒的。
一塊鐵板會斷,幾塊鐵板綁在一塊不就結實了么
話說完。
輪到工匠們懵了,幾個記憶精湛的老鐵匠看著突發奇想的千戶大人,因為這奇特的想法陷入了沉思。
這……
工匠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不敢確定這樣的辦法能不能行。
大人!
此時。
后排一個金發碧眼的西洋工匠突然走了過來,用半生不熟的漢話,向著沈烈點頭哈腰道。
大人……我可以做……
看著這一個勁賠笑的西洋工匠。
沈烈眼前一亮,便好安慰道:說,如何做。
于是那西洋工匠便信心滿滿的一邊比劃,一邊嘟囔著。
說是在他們荷蘭王國,確實有人將幾片鐵板疊起來,再綁緊,然后用鉤環與車駕連接的辦法來制作馬車底盤。
這叫折疊吊耳。
不過。
這種奇怪的技術在歐洲并沒有人感興趣,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樣做的成本實在太高昂了。
和傳統的馬車比毫無競爭力。
這年月大航海時代才剛剛開始,歐洲人還沒有搶到大量殖民地,列強家中也沒余糧呀。
尋常人家為了運送貨物或者搬運糧食,但凡能省點錢也就湊合了,誰還顧得上馬車的舒適性。
哎
沈烈一聽。
眼睛轉了轉。
當場便動了心思。
看了看一臉狐疑的大明工匠,又看了看這重金雇來的荷蘭工匠,沈烈猛的一巴掌拍在腿上,叫了起來。
還愣著干什么……試試唄!
行不行。
試一試不就知道了么
于是乎。
工匠們在千戶大人的催促下一哄而散,各自走向了不遠處的小土窯,隨著濃煙滾滾,山谷中火光沖天。
龍骨水車開始轉動了起來。
打鐵聲不絕于耳。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