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本以為,綏和部盟軍撤兵,有詐。
但夜探后發現,他們這一撤,宛如敗逃狀,有些鍋碗都沒來得及拿,篝火都沒滅。
又是一番打探后才知曉,綏和部盟軍聽說宣城寶藏的傳聞,才急匆匆地跑了。
事情發生得突然,瑞王都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敵軍沒了,他還要繼續堅守嗎?
另一邊。
北上的綏和部盟軍心急如焚。
兵士們冒著風雪,面目猙獰。
那騎著馬的前鋒將大喊。
“將軍有令!加速前行!”
兵士們苦不堪。
“這么著急趕路,寶藏也不是我們的,何苦呢!”
“就是!一聽說宣城寶藏玉石碑,就連夜拔營,其實寶藏就那么點,玉石碑又只有一塊,哪能到我們手里?”
“管他的,將軍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還輪得到我們反抗?”
......
兩天后。
東山國。
皇宮,騎射場內。
那年近五十的帝王神采奕奕,拉滿弓,接連射中靶心。
一旁的臣子畢恭畢敬地上報。
“皇上,臣不知,這消息是好是壞。綏和部盟軍放棄攻打南疆,轉而北上去朝榆關了。”
朝榆關是被大夏國盟軍打出來的缺口,隨著越來越多的盟軍涌入,對盟軍攻下整個南齊有利。
可這樣一來,南邊就沒有攻打了。
東山國皇帝放下弓箭,鬢邊已生出幾根銀發,卻不顯一絲老態。
他淡淡地問。
“澹臺衍呢。”
“澹臺公子尚在南齊,被扣押在天牢內。”
皇帝迅速搭上兩支箭,驟然將靶子射穿。
臣子當即諂媚著夸獎。
“皇上箭法超群,一箭定乾坤!”
皇帝并未因為這話而高興:“召元湛。”
“是!”
片刻后,一名身穿窄袖武袍的少年走進騎射場。
少年面容俊朗,一雙眸子冷如寒星。
他朝著皇帝拱手行禮。
“末將參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