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籍低著眸子,向皇后說:孫臣將不悔交給娘娘,自然是放心的,不悔正想要與您多親近,只要您不覺得我們煩了您就好。
目前宮中,最放心的就是皇后了,有皇后在這里保駕護航,葉不悔在內宴才不會遇到麻煩,他笑著回答,可不是公式化,帶著一絲晚輩的親昵。
哪里就煩了皇后笑容更真切了幾分,笑著朝葉不悔一招手:好孩子,來,到本宮這里來。
是。葉不悔應著過去,站在皇后的身側。
她的手也被皇后拉住一只,兩個人看起來,就像親祖孫一樣。
諸人看過去,事實也是這樣,二人在一起看著,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微妙的,神態有些相似。。
不愧是太孫妃,未來執掌鳳印母儀天下的人,深肖娘娘呀!
莫非是衣飾類似
不僅僅,這氣質,這眉眼,這神態都有些相似,所謂的鳳氣,或就是這樣了
不談夫人們暗暗的想法,蘇子籍看向皇帝,請求:皇上,孫臣還不曾見過宮內模樣,不知能不能在今日見一見
這請求不算過分。
按照以前規矩,是住在大內。
現在乘輿所幸之別院,不住在東宮了,可蘇子籍已是太孫,堂堂一國儲君,來皇宮與臣子沒有不同,大部分都不曾去過,這說出去也是讓人粗一聽笑,細一想驚。
太孫與親王, 還是有本質區別, 在這要求并不過分。
皇帝心里怎么想的, 外人不得而知,聽到蘇子籍的請求,皇帝似是短暫思索了下, 就點了頭。
噢,倒是朕忘了這事, 趁著節日, 一會你四處轉轉也好, 多認識認識。
皇后就說:于韓。
老奴在。大太監于韓出來,恭敬應著。
你去送送太孫?;屎竽抗饴湓谏砩? 像隨口吩咐。
是!
于韓躬身,理所當然引著蘇子籍外去,此時已漸近晚, 天色不知何時陰下來, 一出殿, 宮女見了過來, 衣裳悉悉悄然蹲身退步而立,蘇子籍和于韓也不理會, 轉過一處,放慢了腳步,似是觀賞。
走廊翹角檐下吊著燈籠, 假山在燈光映照下朦朧如霧,走出內殿這一小段路, 這里并沒有人,并且也是視角的死角。
于韓于是光明正大指著四周, 似乎是介紹,可口中已一一快速說著名字, 這卻是三十余人。
不知殿下可記得了,若還有含糊處,奴婢再說一遍。于韓說著,之所以不用紙條,這個給人一看見就知道不對,說話卻是正常,遠遠也聽不見。
不必了, 孤已記得。蘇子籍入眼不忘過目不忘,自然這些臨時硬記住,卻也不難。
于韓這時湊過來,趁給蘇子籍整理有些亂了衣袍的機會, 低聲說:這些人,都有可能還聽話的,但是具體就難說了。
還剩下三十幾人可能聽話,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
畢竟皇后失去權利已二十年,就算皇帝尊重皇后,給皇后尊榮,可失去了管理宮務的權利卻是真的。
當時皇后一是因獨子滿門被滅,痛斷肝腸無法面對皇帝,才閉宮不出。
又一方面,也未嘗不是一種以退為進保留實力的做法。
若那時皇后還緊握著宮務,皇帝怕晚上睡覺都要不踏實,覺得隨時有人要害自己,怎么可能一直容忍皇后
別說二十年,就是二三年,估計情分就沒了,皇后也不可能活不到現在。
能不能今天都見見蘇子籍問于韓。
于韓一怔,太孫想要在這時間點見這些人難道還想一天之內就搞定這三十幾人
這怎么可能呢而且說話太多,這就是在皇帝頭上跳舞,怕立刻就要引起皇帝的警惕了。
見于韓面有難色,蘇子籍猜到是此人想茬了,就解釋:不需要正式引見,只需見一見,有說一兩句說話的時間就可。
于韓提著的心這才落下來,若只每人見一眼,說一兩句話,這還是能勉強辦到的。
反正太孫對皇上提出要在皇宮內轉一圈,有人帶著太孫去轉,太孫偶爾遇到了就問一兩句,這三十幾人混在所有人中,不起眼,也不可能有疑心。
這容易,您本來就可以去各殿各門去看看,我再提點下就行。于韓朝著蘇子籍微微點了下頭,就是同意了,其實兩人能說話時間也就是這點,于韓再轉過彎,果然見到太監在外躬身,似乎是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