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牧泛琴的稱贊,余年客氣道:“和叔叔阿姨相比,我什么都不是。”
牧泛琴微微點頭,說道:“謙虛點好呀。”
余年喝了口茶,放下手中的茶杯,再次回到最初的話題,“阿姨,您找我來什么事情?”
“沒什么大事,就是一個朋友找到我,想采訪你游戲出售的事情。”
牧泛琴說道:“我知道最近很多人都想從你手里拿下獨家專訪,你都拒絕了,這倒是讓我很意外。”
說到這兒,牧泛琴微微一笑,補充道:“按理說,你這個年紀,應該追求名才對,這么好的機會,為什么拒絕?”
“我只想腳踏實地、安安靜靜的讀完大學。”
余年說道:“不想受到打擾。”
“那看在阿姨的面子上,接下采訪,你看怎么樣?”
牧泛琴笑道。
“好。”
面對牧泛琴提出的要求,余年沒法拒絕,索性十分干脆的點了點頭,就當賣出個人情,“既然您親自開口,那我肯定不會拒絕,只是……”
說到這兒,余年好奇的問道:“對方是什么報社?”
“楚光日報。”
牧泛琴說道:“相信你聽說過,這家報社很有名。”
余年雖然沒有和楚光日報合作過,但是的確聽說過楚天日報。
這家報社的影響力在鴻泰報社之上。
余年沒想到,拒絕了羅伊的采訪邀請,最終花落楚光日報。
果然,論人脈的重要性。
余年前腳從牧泛琴的辦公室出來,后腳楚光日報就打來電話,和余年對接采訪時間。
兩天后,一個由五人組成的采訪小組來到了余年的小洋樓。
為首的是一名女記者,三十多歲,據說離婚帶一個孩子。
余年打量了幾眼對方身材,發現這身材實在是不像是生過孩子。
“風韻猶存”四個字用在這名女記者的身上,實在是不為過。
按照事先溝通,一共采訪十個問題,發稿的時候必須讓余年提前過目,并且絕對不能暴露出過多的個人信息。
終于,在經過長達二十分鐘的準備后,兩人相繼坐下來。
女記者正式打開話匣子。
“余同學,請問你是怎么想到開發《掃雷》和《紙牌》這兩款游戲?”
女記者問道。
余年略微措詞,回答道:“國內的游戲大多數都太復雜,我就想開發兩款簡單好入手的小游戲,拿到游戲市場試試水。”
“僅僅兩款小游戲就賣到了三百八十萬的天價,一舉打破行業游戲成交記錄,而你身為一個學生,是不是很自豪?”
女記者繼續問道。
余年微微一笑,說道:“自豪是一定的,甚至會有點小小的驕傲,不過這都是人之常情。”
“那倒是。”
女記者點點頭,笑道:“都說窮人乍富必有余殃,你一下子拿到三百八十萬,會不會非常飄?”
“或許吧。”
余年說道:“不過我始終牢記,再有錢不能忘本!”
女記者聞,滿臉欣賞。